第四百零五章 潼关[第2页/共2页]
潼关确切不好打,但赵铭道还是以为必必要打,并且最好尽快打,山西的义兵实在是靠不住,一旦满清八旗主力从北而来,尚未建立黄河海军的明军必定守不住关中。而如果能破了潼关城,获得出入中原的主动权,那就统统好说了。
曹化闻笑了笑:“魏王,卑职感觉清军不来援恰好,如果来援,必定大败,这麟趾塬固然位于关中平原上,但它的地形更近似于陕北,沟沟壑壑的,别说马队,就连轻装的步兵都没法顺利进步。而这也是我军的上风地点,卑职感觉,若山西的满洲八旗能在这里与我们打,那更好了,的确就是老天庇佑我大明呀。”
赵铭道听了这些话,不由的笑了,不管是平西藩兵还是陕西绿营,他们的亲眷都在本身的手里,固然这些人一定敢叛变清廷,但有一点,他们也不敢招惹魏王赵铭道,以是两边之间不竭有信息来往、
这些烽燧多的能守二百余,少的只要七八十,守军多是绿营,固然有鸟铳等火器,但炮火未几,攻打起来倒是不那么困难。”
“可清军兵力很多,南门、东门都不被我们节制,如有兵马来援,如何是好?”赵铭道问。
而平西藩首要防备城墙,陕西绿营卖力禁沟的十二连城,而统统调派到十二连城的军队都有满洲兵卒监军,而当初撤退时候,陕西绿营的一些家眷,特别是当时住在西安城里的家眷全都撤离,这些家眷则被济尔哈朗派兵护送去了洛阳。
潼关周长不到两千一百丈,就建在麟趾塬下黄河之南,南面的麟趾塬比其高了近百丈高,在汗青上,潼关防备的重点是禁沟,那是一条发源于去秦岭下来的潼河冲刷出来的沟壑,底部只要十丈宽,在东西两边有十几座烽燧,称之为十二连城,只不过厥后官道从麟趾塬下走,以是十二连城意义就不大了,但还是保护着麟趾塬上的防备,能够防备潼关被四周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