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第一奸臣》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买官[第1页/共2页]

至于土舍黎兵,唉,又是朝廷乱政而至,神宗天子曾革土舍用粮长,欲夺黎酋兵权,但屡革屡复,不但难以成行,反而形成土舍离心离德..........。”提及琼州兵役,林同文深为可惜,痛磨难当,而赵铭道早推测如此,但未曾想会这么破败,只不过这倒是他想要的局面,若非如此,如何引出本身的打算呢。

买官!

“要说我琼州府,兵马理应很多,太祖设立海南卫,一共十一个千户所,该有兵卒一万五,而成祖时又重修蒙元时的黎兵,以土舍(海南黎族武职土官称呼)统辖,该有黎兵三千余,另设二十三处巡检司,每司弓兵一百人,合计两千三,嘉靖朝,为备倭和防黎,又在琼州设立琼崖参将,领扬威前后摆布四营,每营兵马在三百到五百之间,合计一千五百余,这些兵马加起来过两万,但统统都在纸面上,到现在,能拿脱手的已无寥寥,卫所破败,军户逃离,所余不过三分之一,巡检司更是十不存一,每司有十余弓兵就算不错了,琼崖参将部下精兵为抗御鞑子入侵,已被两广总督调往岭北大半。

听完林同文的解释,赵铭道很有报效无门的感受,林同文倒是说道:“赵兄若真想投身军旅,报效朝廷,也并非只要民团一条路能够走.........。”

赵铭道听了这话,赶紧握住了林同文的手:“请林兄指教一二。”

实在如此频繁的暴动究其启事就在于朝廷的苛捐冗赋,崇祯朝的三饷就不必说了,这是激发崇祯十七年两次大暴动的直接诱因,而之以是民乱一向没有平复,是因为朝廷的苛政在这两年愈演愈烈,隆武天子为了筹措军饷,在广东已经把税征到了隆武四年去了,而在本年又在广东一省加征了盐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林兄,现在土贼祸乱琼州,如火如炽,而琼山为府治地点,最为富庶,说不定哪日被土贼觊觎,为保家业,林兄何不结合士绅,推举德高望重之人建立民团,保卫故乡呢?”赵铭道建议道。

赵铭道听到黄德华与符万冈攻破临高,火烧县衙杀死官员,这倒是他没想到的,因而问:“林兄,戋戋土贼就这么猖獗,琼州官兵去那里了?”

林同文说:“现在国难当头,朝廷广缺军资,若赵兄肯慷慨解囊,捐纳一二,又以赵兄报国之志,朝廷如何不重用之.........。”

全部海南岛有琼州府和崖州一个散州,而最高长官并非琼州知府,而是以广东布政使衙门右参政分守琼崖道的洪天擢,此人是个典范的东林党,却也非夸夸其谈之辈,以清刚子惠而著称,曾担负武昌知府,频频招安安靖处所,但湖广仍旧兵寇横行,洪天擢知耻明辱,自认并非御乱之才,也就致仕,但恰逢弘光朝廷面对兵锋,洪天擢虽无大才,但在东林官员中也算是有能之辈,又是两广总督丁魁楚靠近,随丁魁楚任两广总督后,他也转任广东参政,分守琼崖道。

“林兄,我赵铭道虽有私心,但所为毫不但为一人之痛快。”赵铭道横脸说道。

但赵铭道虽说有了户口,却没有出身,若似林同文如许有个举人身份,何愁不能在这乱世一展拳脚呢,但赵铭道没有,而身为外村夫,他乃至感觉拉杆子造反胜利率从也不高,而建立民团,与林同文这位处所士绅结成联盟,把握一支武装力量,有兵有钱驰名分必能有一番作为,这也是赵铭道 苦思得来的打算。

“既如此,就相烦林兄了。”赵铭道连轮作揖,若能弄个军职,那比民团改正规。

林同文道:“明天中午,洪垂白叟在府衙设席,同文也在行列,到时可为赵兄筹齐截二,谋个海南卫的官职倒也不难,卫中官职不敢说,各所的千户百户应当不差。”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