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这是个奸计[第2页/共3页]
袁珙是相士出身,和姚广孝这个和尚一样、都不是科举正路退隐,就是不能肯定他和姚广孝啥干系。
燕王一贯慎重,除了装疯那会儿,几近不会如此失态;起兵以来就算有笑,也笑得勉强,好久没有如此畅怀过了。
这时黄子澄便顿时拜道:“臣保举曹国公李景隆,曹国公忠心耿耿,力主削藩,毫不会与燕逆媾和。曹国公出身大将勋贵之门,将门虎子兵法传家,声望极高。其治周王犯警,善勇善谋,奇兵一举拿下,此乃大将之才!”
黄子澄正面徐辉祖道:“既然亲戚靠不住,那郭英为何要偏见燕使王复?长兴侯方殆,真定表里两军便相安无事,还议起和来,又是如何回事?”
金忠道:“道衍大师言,大明建国方三十余载,风调雨顺子民无温饱之忧;今奸臣当道鼓起兵戈,朝廷只得军户可战,百姓避之也。天下军户有限数,各地须屯田守备、可征调成伍之军户更有限数。燕王先不必计算一城一池之得失,宜抓住南军主帅无能之良机,以剪灭减弱官军气力为要……”
“哈哈哈……”燕王俄然一掌拍在大腿上,抬头大笑起来。
真定城外,燕王及其亲信世人正在中军大帐议事。
金忠持续道:“昔日宋太宗北伐幽云之地,被辽军诱敌深切,聚而歼之,宋军至此兵力大衰一蹶不振。今李景隆比宋太宗更不如,燕王可循辽军之法,引其至燕地,寻机聚歼!”
连续有大臣向奉天门走去。黄子澄顺手清算了一下桌案,双手正了正乌纱帽,也起家出门,往奉天门而去。
“善!”燕王很快便附和志,“传令全军,明日班师回北平。”
他回到帐篷里先喝了一盅凉开水,歇口气后,沉着下来一想,俄然又感觉有点蹊跷……李景隆还没出京,动静已经传到了真定,这个并不奇特,四舅徐增寿便能够是个内鬼!但是,连齐泰和黄子澄暗里里的小九九,姚广孝都能晓得?
朱高煦揣摩着,少获咎点人总归是功德,得先瞧瞧环境、再找个机遇与他消弭一下曲解。
黄子澄不慌不忙地回顾摆布,终究第一个站出来了,执礼道:“臣有事禀奏。”
众将忙问:“王爷说说,甚么战略?”
此人毫无策画,又无统兵之能,更无率军作战之经历……恰好又刚愎自用,向来听不进话,对人善妒刻薄。他若不是刚愎自用,毫无自知之明,又怎会欣然受此大任?”
御街一大早才打扫过,一到下午砖地上便飘来了落叶。阴云密布的京师,光看天气、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
这几天圣上也在等候众臣的定见,黄子澄一向是想保举李景隆的,兵部尚书齐泰反对,死力推举郭英;徐辉祖则再次推举盛庸……提出主张的人各执己见,难以说拢。
黄子澄持续道:“武定侯郭英次子郭铭,娶徐氏;徐氏之父,乃中山王(追封徐达)之叔父。燕王之妻徐王妃,乃中山王(徐达)之女。燕王与武定侯同与徐家联婚……”
“哈!”燕王听罢顿时转头,看向朱高煦,笑道,“高煦出的那主张,虽未拉拢到郭英,却有不测之功!”
“哈哈哈……”大伙儿也跟着大笑起来。朱高煦也忍不住笑了,没想到便宜老爹另有几分诙谐气质。
朱高煦一向听着,听到这里顿时感觉姚广孝很有见地,思惟不保守、还比较超前。固然姚广孝一贯偏向于世子,与朱高煦暗里不如何敦睦,但朱高煦听到他的见地、也不得不怀起了赏识尊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