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卷 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2页/共4页]

不过,风云突变,崇祯三年,跟着东林党几个老头接踵心灰意冷,弃官而去,清查阉党的事竟然没了下文,他这个真阉党,假假的反阉党斗士还没获得升迁,便没事干了。

不管南都都察院还是都城都察院,不都是都察院吗?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也是右都御史啊!

贰内心这个气啊,待得崇祯继位,下旨清查阉党,他便猖獗进犯阉党,把魏忠贤那些甚么亲戚、干儿子、干孙子等往死里搞,这一通忠心表下来,谁要说他是阉党崇祯都不会信了!

本来,他调集人商讨了几次便发明,这会儿想动袁崇焕真的很难,因为崇祯不会同意,开打趣人,人家方才获得了足以逆转局势的辽河大捷,将建奴主力打的屁滚尿流,你要崇祯顿时就把人撸了,乃至拖出去砍了,能够吗?

成果,他宦途立马一番风顺,温体仁先是将他官复原职,持续担负南都兵部左侍郎,很快又将他汲引为南都都察院右都御史,紧接着又将他调回都城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虚衔,筹办汲引发来手掌大权。

温体仁感慨道:“七十六啊,还真是老当益壮啊,微臣才方才六十,偶然候都会感受有点力不从心,或许再过几年,微臣就不能为皇上分忧了,老朽老朽,老了,身材如同枯木,脑筋也不灵光了,何必霸着位子,尸位素餐呢。”

崇祯听他这么一说,再看了看他决计在额头上挤出的皱纹,蓦地“觉悟”,是啊,这曹于汴都七十六了,走路都有点走不动了,还眷恋不去,为甚么?

崇祯闻言,大怒道:“朝廷官员的提拔是靠才气,不是靠干系,他们竟然想私相授受,把持朝政,无耻之尤!”

崇祯怒道:“甚么事很较着,你说。”

当然,要想掌控朝堂大权,要想摆布京察大计并不是那么简朴,起首,必须把持内阁,也就是说,先要篡夺内阁首辅的位置,才有能够在京察大计中崛起,不然,你再如何蹦跶,内阁首辅一票就把你给否了,还谈甚么掌控朝堂。

以是,温体仁的锋芒直接指向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他为了拿下曹于汴,但是下了大力量,破钞了大代价,他不但让本身的翅膀全跳出来了,还结合了齐党、楚党等阉党余孽,一起上奏弹劾曹于汴等人,这才激起了崇祯的思考,让崇祯本身脱手,把曹于汴等一干人等全数撸了!

吏部本来早就被温体仁掌控在手中,可惜,闵洪学和闵梦得这两个家伙不争气,东窗事发,差点就被凌迟正法,幸亏温体仁老谋深算,很快就丢弃的这两个废子,让王应熊接下了吏部尚书的位置,这吏部还是在他的掌控当中,这会儿,就剩下个都察院了。

比如这会儿,并非他的臆想,大明的情势的确在渐渐好转,如果他真能一鼓作气毁灭后金,光复辽东,大明在他手里复兴也并非不成能。

应当说,崇祯固然有如许那样的弊端,贰内心实在真想当个好天子,这点从他对峙不缀的早朝,废寝忘食的措置政务就能看出来,可惜,他经历还是太浅,脾气缺点也很较着,乃至于常常被人操纵,做出追悔莫及的蠢事,他的统统尽力也是以化为虚有,实在可悲、可叹。

曹于汴这一下去,温体仁就想到了这个铁杆亲信,启事很简朴,因为他有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经历。

曹于汴心灰意冷,归去以后便提出辞呈,崇祯没有做任何挽留,毫不踌躇的就准了。

崇祯闻言,不假思考道:“曹于汴七十有六了,如何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