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六章 嘴炮误国[第2页/共2页]
这是大实话,光内阁首辅魏忠贤就一口气干下去三个,他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在阉党眼里屁都不是!
徐孚远诘问道:“那如果有人不讲端方如何办?”
徐孚远由衷的赞叹并没有让他飘飘然,他清算了一下思路,摸索道:“听湘真女人说,三位一片赤忱、矢志报国,本官实在佩服,不知你们筹算如何报国呢?”
最后,他们只能一个个以身就义,结局可谓相称的惨痛。
寻死呢,这是,张斌无法的点头道:“本官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还是个闲职,上奏折有甚么用?”
张斌装出睿智的模样,望着远方,缓缓的道:“放心,大明完不了,阉党只能横行一时罢了,王振、刘瑾、汪直之流不都曾只手遮天,总有忠臣贤士出来清算他们的。”
张斌缓缓点头道:“你们还不晓得吧,阉党正以熊廷弼案为引,连累全部东林,筹办将东林骨干一网打尽!你们这个时候站出来,援助东林,想陪他们一起死吗?”
三人闻言,均暴露气愤的神采,徐孚远肝火冲冲的道:“朗朗乾坤,昭昭日月,阉党怎敢如此倒置吵嘴!”
徐孚远目瞪口呆道:“辽东之失如何能怪熊廷弼!”
张斌摊手道:“魏公私有甚么不敢的?”
张斌连连点头道:“现在哪另有甚么楚党,楚党大部分人已经插手了阉党,现在这场斗争已经演变成阉党与非阉党之间的斗争,熊廷弼不见机,不肯意插手阉党,魏公公天然不会放过他。再加上东林党中有很多报酬他说过好话,恰好能够连累出去。辽东之失,多大的任务啊,往他们身上一栽,谁背的起?”
讲文采,他们都是明末驰名的文学家,讲才气,他们能提笔做出斑斓文章,也能领兵举义反清复明,可谓文武全才,就因为路走错了,有明一朝,夏允彝和陈子龙也就当了几年县令,在宦海上,可谓微不敷道。
当然,徐孚远他们还没有蠢到那种程度,这会儿东林六君子还没有被害,他们还满腔热忱想和阉党去打嘴仗,魏忠贤把东林六君子折磨致身后,很多人都被吓到了,这此中,就包含徐孚远他们,起码,在天启年间,他们就算结社了,也没敢去跟魏忠贤斗。
他们这是没见地到魏公公的手腕,估计再过一两个月他们就明白了,靠嘴炮是干不过魏公公的。
徐孚远想了想,提示道:“大人,东林不也曾手掌大权。”
这帮人,热血倒是有一腔,就是思惟太机器了,张斌解释道:“本官的意义很简朴,东林那一套行不通,光凭嘴巴是没用的,讲事理也要看人,跟君子君子又或是浅显人能够讲事理,跟奸妄小人,乃至是贩子恶棍讲事理有效吗?你跟建奴去讲事理他们会拱手投降吗?”
徐孚远想了想,指了指天上,畏敬的道:“那如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