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3[第1页/共3页]

俯瞰紫禁城,太和殿、文华殿、乾清宫、坤宁宫大小十几座宫殿,连带成千上万间屋舍,构造不成撼摇的皇家权威。每一处宫殿,皆有身穿黄衣、腰配宝刀的锦衣卫保护着。另有那,不计其数的宫女、寺人,如同蝼蚁在这宫殿与宫殿之间,交来回回地收支。

“皇嫂说的是,皇弟今后会重视的!”

崇祯刚坐天子,一门心机放在管理朝政上,而忽视天启天子在位二十二年间不睬朝政,朝政早已千疮百孔岂是一朝一夕能够管理好的。幸得皇后娘娘提示、鼓励,崇祯这才认识到,管理朝政不是一时脑筋发热,而是持之以恒的作战筹办。

“主子给皇后娘娘存候!”门外三两个寺人,鬼鬼祟祟地盯着御书房,见皇后娘娘来了,吓得屁滚尿流,从速跪在地上,恐怕暴露甚么马脚。

一个侍女悄悄地退下,跑到坤宁宫,向皇后娘娘禀告,皇上还在审批奏折,晚餐还没有吃呢!皇后娘娘刚洗漱,由几个奴婢松肩捶背。听完侍女的汇报,皇后娘娘挥挥手,起家道:“摆驾驭书房。”

“皇上不必拘礼。”皇后娘娘在几个奴婢的服侍下,持严峻雅地坐在一旁,拂指斑斓富丽的衣袖,水眸黯然失容,道:“皇上,先帝在位时,不睬朝政,很多大臣疏忽法度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先帝驾崩后,朝中贫乏忠臣切谏,奸臣当道,国将不国。哀家明白,皇上在朝中没有几个值得信赖的朝臣,皇上一心想要重整朝纲,没日没夜地审批奏折,但愿那些大臣看到皇上的支出,勤恳图强克己营私。但是皇上想过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以身作则勤与朝政,哀家不拦着,可也要分得清轻重缓急。皇上还年青,有的是时候管理朝纲,只要多培养对我大明有效的忠臣,不愁管理欠好天下。”

崇祯用了膳,皇后娘娘叮咛道:“皇弟早些安息,明日还要早朝,哀家先行辞职。”

只见一个寺人,手里拿着长鞭,从太和殿走到玄武广场,对着健壮而光滑的空中,一道鞭挞,呼喊道:“时候已到,百官上朝。”

皇后娘娘在御书房多待了半晌,陪皇上用膳。崇祯不喜喝酒,这是皇后娘娘为他定下的端方。酒,是一种毒物,喝多了会乱性。在这深宫中,崇祯刚坐上天子,根底不稳,到处埋没杀机。皇后娘娘三番五次教诲天子,酒色不能沾。悉数五代十国,哪个天子不是因为酒色过分,而被手底下的臣子、寺人略施小计,无形中殛毙丢了皇位。崇祯也不例外,身边就埋没了一个大寺人魏忠贤。

崇祯“嗯”了一声,只点头不承诺,像是狠下心来,非要把这些折子审批完,才肯罢休。

崇祯在这深宫中,除了皇后娘娘,再无亲人。皇后娘娘的话,崇祯除了恭敬,也会放在心上。

崇祯当了天子,不到两个月,在熹宗守孝期间不准建立家室,纳后宫嫔妃。以是,没有妾室的崇祯还是孤家寡人,夜寝御书房,由皇后娘娘安排的侍女,陪侍着。

两个侍女见皇上强作精力,审批奏折,虽有些不忍,却也没有体例。

守在御书房门外的三两个小寺人,足足跪了半个时候,直到皇后娘娘分开,这才起了身。

崇祯还在审批奏折,持续八个小时,不离御书房半步,直到皇后娘娘进了御书房,侍女跪礼道:“奴婢给皇后娘娘存候。”

一个侍女对另一个侍女,私语道:“你去禀告皇后娘娘,我在这里守着。”

崇祯送走了皇后娘娘,看了看案牍,另有十几件折子没有审批,愣了半晌。两个侍女,一前一后替皇上解下龙袍,筹办洗漱,见皇上愣住了,含香蝶语道:“皇上,时候不早了,早些安息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