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廷杖上[第3页/共4页]
合法崇祯开小差的时候,从文官的班中里走出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臣,走到御案前的朱红色雕栏外跪下,看到这小我崇祯的眉毛当即紧皱了起来。
崇祯听到这里,本已经按捺不住胸中的肝火,但他想到张献可乃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夙来为清议所重,如果本身对其加以惩罚,只恐后代在史乘上会留下昏君的恶名,只得强自忍下胸中的肝火,对张献可道:“你这些不过是些墨客之见,朕岂不晓得这些积弊,但眼下辽东兵事甚急,岂能容得西北再肇事端?杨鹤能不废一兵一矢而抚平流贼,便是与朕与大明有大功的臣子,岂容得你各式攻讦?现在恰是多难之秋,大臣们正应和衷共济,才不负朝廷,另有朕的厚望。你这般进犯杨鹤,岂不是流派之见太深,失大臣体统!”
百官们到达皇极门外时,遵循文东武西的法则分立两厢,恭谨的站在丹墀之上,四个专门卖力纠仪的御史别离面朝北面而立。当百官们站定以后,一个寺人走出皇极门,他手里拿着一根缠绕着黄丝的长鞭,那长鞭有一丈三尺长,鞭梢有三尺长,有三寸阔,专门用蜡浸渍过,安装在一尺长
崇祯被张献可的行动气的手足颤抖,大声道:“寡人闻王者视海内一家,封域以内皆为朕之赤子,陕西百姓困于温饱是以盗弄寡人之兵于潢池当中。朕以杨鹤为贤能之臣,欲安之矣,今陕西之事皆平,卿何故多次弹劾杨爱卿,莫非以朋党之见?”
次日寅时,端门外。
的朱漆木柄上,木柄的一头被雕镂成龙头的模样,涂以金漆。那寺人走到丹墀一角,手腕一抖便将那长鞭弹起,在空中挥动了几圈,用力一抽,坚固的鞭子扯破了氛围,收回清脆的声响,全部广场都听得一清二楚。那寺人持续挥响三次长鞭,方才退下。午门内沉寂无声,仪仗森森,气象庄严之极。
一个仪表堂堂的鸿胪寺官员用一种近似于咏叹调的声音大声唱道:“入班施礼!“随即文武百官面朝”金台“,遵循鸿胪寺官员的唱赞,有节拍的行了一拜三叩首的常朝礼,然后分班侍立。这时一个纠礼的御史跪下奏道:”今有工部主事迟立德,施礼时将笏落地,事属失礼,合当拿问,请旨!“
“微臣求皇上夺职三边总督杨鹤,严惩其姑息养奸,玩寇自重之罪!“
御座上的崇祯看着这统统,但他对于这统统并不在乎,他的目光正在文官的那一列扫去,寻觅着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