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1630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廷杖上[第1页/共4页]

张献可跪在地上,听崇祯以朋党相责,一张菊花般充满皱纹的老脸顿时涨的通红,自从明中叶以来,朝堂之上朋党相互碾轧,士大夫非论是非,只论亲疏,已经成为了朝中大害,从天子口中说出朋党这两个字来,普通的大臣恐怕已经吓得要昏死畴昔了。但张献可的脾气极其倔强,又夙来以孤臣自夸,听了崇祯的责备只是怒而不畏,他挺起胸脯大声答道:“陛下,臣前日疏中云“杨鹤倡为招安之计,流毒西北,民怨沸腾‘,实在是为我大明社稷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并非是为了那流派之见,相互攻讦。臣二十年躬耕垅亩,中年方得退隐,本日已经五十不足。幸蒙陛下圣恩广大,赦臣不死,得至本日之位,得瞻天颜。臣即竭犬马之劳,一定能报陛下圣恩于万一,若遇事沉默,知而不言,则何故报陛下,何故尽臣职?那杨鹤乃是个奸佞小人,他自称已经安定了陕西流贼,但贼首神一魁、不沾泥等首恶不但未曾诛杀,反而得了朝廷官爵,部下也未曾离散,反而获得冠军腰牌,免除前罪,四周讹诈处所,逼迫良善。天下间岂有这等招安之法?这不过是拖延光阴,一旦贼首歇息结束,聚众复起,吾恐潼关以西,不复为朝廷统统了!”

崇祯的强压下心中的烦躁,沉声道:“你的折子我已经看过了,另有甚么其他事情要奏的吗?“

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臣从班中踉跄着走了出来,朝御座蒲伏跪下,用颤抖的声音奏道:“老臣御前失礼,罪该万死,蒙陛下天恩浩大,不加严惩,使微臣存亡难保,敬谨伸谢皇恩!“随即他流着眼泪,大声喊道:”万岁,万岁,千万岁!“

次日寅时,端门外。

几分钟后,百官听到一个锋利的声音传呼道:“御驾到!“跟着这严肃的呼喊声,崇祯天子头戴翼善冠,身穿圆领绣龙黄罗袍,脸带倦怠,在大队服饰华丽的寺人的簇拥下乘坐着御辇而出,在步队的领头是翰林、中书、科、道各四人构成的导驾官员。他们背朝着百官,步步后退的将御辇指导向御座,在他们的身后,文武百官躬身低头吗,无一人勇于俯视。

一个仪表堂堂的鸿胪寺官员用一种近似于咏叹调的声音大声唱道:“入班施礼!“随即文武百官面朝”金台“,遵循鸿胪寺官员的唱赞,有节拍的行了一拜三叩首的常朝礼,然后分班侍立。这时一个纠礼的御史跪下奏道:”今有工部主事迟立德,施礼时将笏落地,事属失礼,合当拿问,请旨!“

“嗯!“崇祯点了点头,曹化淳的话正合适他的情意,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位今后卓有效果的事情已经给崇祯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固然有些时候他没有接管对方的建议,但崇祯在碰到财税方面的题目时第一个想到的并非内阁的辅臣们,而是这位还没有入阁的户部尚书。

“微臣求皇上夺职三边总督杨鹤,严惩其姑息养奸,玩寇自重之罪!“

当御辇来到御座前,崇祯下得辇来,升入御座,这在当时俗称为“金台“,在他的面前是一张有着黄缎绣龙围幛的长案。在御案的三尺外是一道朱漆色的雕栏。当崇祯坐下后,三个年青力壮的寺人别离手持着黄罗伞盖和黄罗扇从东西两边上来,站在崇祯身后,他们将黄罗伞盖擎在崇祯头顶上,而两个手持黄罗扇的寺人则交叉擎在天子的背后。这两个手持黄罗扇的寺人实际上担负着保护崇祯的职责,他们手中的黄罗扇是一件设想的非常精美的兵器,如果有某个官员鄙人跪奏事的官员诡计行刺天子,只要他们一旋动长柄上的构造,罗扇上的羽毛就会落下,弹出埋没在内里的利刃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