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1630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河套[第1页/共4页]

宁夏府。

洪承畴被雨墨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将碗往中间一放:“瞧你这话说的,东虏是东虏,套虏是套虏,岂能一概而论?不过和你说这些你也不明白,只当是白说了。”

洪承畴此时也有些困乏,便点了点头,吃起燕窝来,雨墨走到洪承畴身后。一边替其捶着肩膀,一边柔声问道:“老爷,但是为了奏章的事情烦心?”

“甚么事情?“

作为一个当代人他当然晓得比拟起其他的战役,宗教战役更加残暴、更加不成让步,如果真的像切桑说的那样,格鲁派和尚对于这个叛教者的仇恨远远赛过汉人对于林丹汗。如果说大明朝廷将林丹汗赶出鸿沟便作罢,那么切桑恐怕是要让其身故族灭方肯罢休的。

“杜固,剃头匠来了没有,快帮老子把头发胡子刮了!“刘成一边挠着痒,一边大声喊道。

“和尚?”剃头匠颤抖了一下,不过杜固丢过来的一块银饼(实在就是银币)让他的胆量打了起来,他从腰间拿出用饭的家伙,在皮带上磨了两下,走到刘成身边低声道:“大人,小人这就动手了,只是剃完了您可别见怪小人?”

洪承畴没有答复,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雨墨微微一笑:“老爷,小人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大明在辽东鞑子身上吃的苦头多了去了,辅臣封疆没有十个也有六七个吧,比起他们您这又算啥呢?总不能说东边的鞑子是鞑子,西边的鞑子就不是了吧。”

巍峨险要的贺兰山脉由南向北,连绵两百多千米,她就仿佛一座庞大的屏风,将从西面吹来的冷风挡在了身后。而这一段黄河的流向也几近是由南向北,与贺兰山脉几近是平行的,在贺兰山脉与黄河之间便构成了一条狭长的平原,黄河水从灌溉着这块地盘,贺兰山脉与黄河将这块狭长的天国与西面与东面的荒凉上凶悍的游牧民分开开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农耕民族向草原伸出的凸起部和游牧民入侵农耕天下的跳板。明朝初年节制该地后。便在贺兰山山脉北端与黄河没有封口的底端修建了两道边墙,而在贺兰山的贺兰口、苏峪口、三关隘、拜寺口等多个山口也构筑了两道到四道不等的边墙,并且制止砍伐山口四周的林木以构成富强的树林以制止牧民马队偷越,唯有东面因为面朝黄河而没有构筑边墙。而位于贺兰山麓宁夏府便是这片狭长平原的腹心,是以《九边图论?宁夏》中对宁夏府的评价是:“宁夏镇城所据,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

“大人,守将在外边求见!”杜固低声道。

三边总督行辕。

雨墨见洪承畴将碗放下了,手上力道又大了几分,笑道:“这些小人天然是不明白的,不过有件事情小人倒是比别人都明白。“

灵武位于河套地区这个深切草原的凸起部的根部,与宁夏镇为黄河分开。唐朝为灵州,闻名的朔方节度使的驻节之地便在此地。下辖三受降城,乃是大唐运营西域的首要基地。安史之乱时,当时还身为太子的唐肃宗李亨便是在此地即位,批示朔方精兵安定了安史乱兵,重修大唐,而灵州便成为了当时唐最大的军事重镇、平叛期间唐朝的政治和军事中间,是以在全部中晚唐期间,灵州在唐的政治版图中都占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职位。厥后北宋西夏据河套之地自主,灵州与当时为西夏都城的银州(宁夏府)并称东西两京。因为元灭西夏时搏斗极多,灵武随即式微,到了明朝洪武十七年,黄河众多淹没了灵武旧城,不得不迁徙新城址,这里也就沦落为一个守御千户所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