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好处[第2页/共4页]
“哎,我也姓赵,与赵先生想必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东你们便别与小弟抢了。”
“二先生,话也不能这么说!“方才阿谁绿袍男人安慰道:”且不说休宁方志,大先生如果在史乘上留名,想必也会提到二先生的!“
面前得船上世人就要为谁做东辩论起来,赵有财站起家来,向世人做了个团揖,笑道:“各位的一片诚恳,鄙人已经心领了,如果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蔼叫我如何过意的去?不如如许吧,三今后还是在这条船上,鄙人做东请各位再聚一次,如果对这北地货有兴趣的,到时再说不迟!”
“不错!“赵有财点了点头,他伸手指了指那夷洲岛南部的一个小点道:“荷兰人在这里占有了一个据点,叫做大员,他们在这里修建热兰遮城,,向本地的土人征收赋税,还与倭人和我们大明贩子贸易,赢利极多。”说到这里,他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席尔瓦:“这位席尔瓦先生乃是一名西班牙军官,晓得围攻要塞和批示海战。西班牙与荷兰人乃是世仇,位于吕宋岛的西班牙总督命他前来大明,想要与我们结合围攻荷兰人的要塞。遵循商定,攻陷此城以后,那便为我等统统。“
此次不待赵有财开口,那粗暴男人嘲笑了一声,拱手道:“鄙人姓杜名固,乃是柯都司的部下,领着大人的亲兵,不知可有资格坐下与诸位饮一杯?“
“那鄙人便再送一条同色的给尊翁,凑个成双成对,取个吉利的兆头,请万勿推让!”赵有财看到绿衣贩子惊诧的模样,笑道:“那些北地货色应当是鄙人的商号卖出去的,各位如有需求,无妨开张票据,小号天然奉上,代价方面也好说!”
听了程二这番话,世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讲,出将入相、留名青史是平生的最高寻求。像他们这些商贾,即使积储了万贯家财,后代的名声倒是一概皆无,列朝历代的史乘里,除了《史记》里的“货殖传记”以外,便再无专门为贩子的树碑立传的。像船上这些贩子,在财贿堆集上都已经到了相称的境地,物质享用也到了一个极限,略微有点寻求的人,都会感遭到一种空虚和有力。
酒过三巡,程二先生俄然轻击了两动手掌,对船上的歌姬仆人道:“你们都退下吧,我们有些事情要商讨,若无叫喊莫要上来!”那些歌姬仆人齐声领命,纷繁退下,楼上只剩下十余人。世人都晓得他有话要说,纷繁放下酒杯,屏住呼吸,等他发话。
程二先生不在乎,在坐的却有人看不下去了,方才阿谁大腹便便的男人嘲笑一声:“好大场面,你当这里是甚么处所,甚么人都能出去的吗?让我们等你这么久,来了也不说句好话,便要看座,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家的身份!”
世人分宾主坐下,喝了几杯酒入肚,氛围垂垂活络了起来。世人发明那杜固与夷人都很少说话,倒是这赵先生固然貌不惊人,但辞吐间见地博识,特别是买卖方面更是非常精通。在坐的都是买卖人,听到耳里,对其的观感也垂垂好了很多。
“无妨!”赵有财笑道:“不知尊翁那狐裘是甚么色彩?”
“不错!”赵有财点了点头:“得其地有三个好处:其一:夷洲水土敷裕,兼气候暖和,一年可三熟,若征其税,一年可得粮米二十万石,江南田土狭小,多植花(棉花)、茶叶、桑,每逢凶年,便须从湖广转运粮食,若得该地,以水路转运,遵循一石一两算,便可得白银二十万两,可谓厚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