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加税[第2页/共4页]
“生前身后名?就不晓得是臭名还是隽誉呀!”看着狂态毕露的杨嗣昌,刘成不由得苦笑起来。
书房。
“杨世兄,我感觉加征这件事情还是要再考虑一番。您说苦百姓一年,可如果一年没打完呢?兵戈的事情谁说得准?其他处所我不清楚,陕西百姓便是丰年也只是褐衣蔬食,免于温饱罢了;如果平长年景便是以瓜菜不饱;到了荒年更是只要卖儿卖女,以求一饱了。您说四厘银子不过是十升稻谷,可关头时候便是两升稻谷便能活一条性命,何况十升稻谷?再说朝廷说一亩加征四厘银子,那上面可就一定是四厘银子,八厘、一分都有能够,胥吏豪滑高低此中,分肥此中,至于您说的加征能够让大户少兼并些,可题目是天下事哪有这么好的?隐蔽、投献屡见不鲜,只怕这加征没有落到大户,而是都落到小民头上吧!“
“那里有甚么妙策!”刘成笑了起来:“上师,阿谁劳什子总督要我们帮他去攻荷兰人的城堡,可见他手中的兵力极少。那福摩萨间隔我大明不过是一水之隔,而西班牙人的本土在万里以外,之以是他和荷兰人能占有此地不过是因为他们长于帆海,船坚炮利罢了。他要我去帮他攻打荷兰人的城堡,总得把海图给我、教我造船铸炮、围攻之法吧,等我学会了这些,他远我近,他寡我众,这福摩萨岛你说会是谁的?”
“我晓得!”杨嗣昌笑了笑,喝了一杯酒,长啸一声:“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稼轩写的好词!”
“嗯,那福摩萨上能够莳植一种叫做甘蔗的庄稼,加工以后能够获得比蜂蜜甜上百倍的东西,不管是倭人还是西洋人,都是非常喜好!”
“天然是大人的!”此时切桑已经完整明白了刘成的意义,大笑起来:“想必这福摩萨岛有很多珍奇货色,那些夷人才争夺不休!”
“那另一桩呢?”
“甚么也不干天然是不可,不过像加征这等大事还是谨慎些比较好,比如在十三省中各选一个州县,试行一年,然后调派得力的官员前去探查,看看百姓实际交纳了多少银子,这些加征是落在大户还是小民头上,最后再决定是否加征!“
“不是不成以?”切桑听了一愣,刚想劝谏,俄然想起来刘成甚么时候做过亏蚀的买卖?只怕是本身有甚么没有想到的处所,便笑了笑,问道:“大人,您莫非已经有了妙策?”
“你有体例?”刘成几近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明末从上到下最头疼的题目莫过于军饷,莫说杨嗣昌不过是个兵部侍郎,就是崇祯天子最后上了煤山那颗槐树都没处理这个题目。
“刘世兄所言甚是,这件事情关乎国计民生,还是要慎重些好,本来我筹算这几天就把加征的奏疏发上去,现在看来还是要点窜一番才好!”说到这里,杨嗣昌站起家来,向刘成非常慎重的长揖为礼:“多谢兄台提点了!”
刘成被杨嗣昌说的几近无语了,豪情这位杨大人是坐直升飞机上来的,连”一税轻、二税重、三费是个无底洞“、“*政\令\不\出\中\南\海”近似的流言都没有传闻过?连有电话和无线电报的二十世纪末,乡村基层都能把中心当局的文件当废纸,十七世纪的晚明基层,能够把朝廷加征的政策履行到位才见鬼了。
“呵呵!”杨嗣昌笑着摆了摆手,笑道:“刘世兄,你毕竟是武人,对治民之术毕竟不是太明白,这四厘银子算来也不过十升稻谷罢了,我只是加征一年,安定流贼以后即行拔除,苦百姓一年罢了;并且田亩多数是大户人家的,天然这加征的多数是落在大户身上,还能让其少兼并些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