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汉十三将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羌笛-2[第2页/共3页]

“报!木。。。木朵那将军率部返来了!”

正在众首级各怀心机之际,左谷蠡王仿佛也有着一样的顾虑,只是,其安静的神采下既不像遭到了窦齐这番慷慨陈词的传染与震惊,也没有涓滴的轻视与不屑,仅仅打量着面前这个说投降便投降、乃至没有多少踌躇的金蒲城昔日主簿,悄悄在作着本身的策画,同时,锋利的沉稳目光凝睇中,也在冷静地给窦齐施加着无形的庞大压力。

这姓窦的说得倒是蛮好听,竟然在言语之间还自比于李陵和金日磾两人,倒也真是大言不惭!要晓得,这两人固然一个是汉人、一个是匈奴人,也的确别离投奔了相互的敌国,但他二人当年可都是一时之豪杰。李陵曾在浚稽山一战以寡敌众、苦战八日夜,在对阵中使得匈奴人丧失惨痛、吃尽了苦头,投诚后当即令当时的匈奴单于如获珍宝,不吝以女儿相嫁、位列封王。金日磾亦获汉武帝之赏识、位高权重而又虔诚笃敬,武帝临终时更是付以托孤大臣之重担。而窦齐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主簿罢了,在汉军一侧也未立有寸功,如何有资格与这二人相提并论?!

而少数目光锋利的匈奴首级,眼神中则透暴露更多的轻视与不屑:

提及来,反倒是阿谁金蒲城的校尉耿恭,在听罢窦齐对金蒲城一战城内幕况的论述后,固然不免让人恨得有些牙痒痒,但也确切令很多在场的匈奴首级对其暗生佩服之情。不但多次用计、以寡敌众,最前面对绝境仍然能出其不料、乃嫡亲身率军夜袭、一举逆转战局!如果此人诚恳来投,就是左谷蠡王亲身出营十里相迎,世人恐怕也没甚么话说。可明显,这姓窦的家伙却实在是有些不配。。。

“嗯,既然窦主簿自比于昔日的李陵将军,那就等候着你也能于本王帐下,早日立下浚稽山那般的功绩。临时,就先服从于都昆部下吧。”

随后,窦齐便识相地退到了一旁,躬身站到了都昆的身后。

“这些汉狗实在太奸刁了——!”

说罢,便摆了摆手,表示窦齐能够先靠边站在一旁了。

“承蒙殿下以礼相待,窦齐肝脑涂地,无觉得报!此后愿鞍前马后,以大王马首是瞻!”

闻听此言,众首级面前都是一亮,欣喜之余,也不免有人逐步面露惭色,仿佛是因之前曾进言过木朵那必已投奔汉军之事。而其他首级则一扫此前心中对其或多或少的思疑,大喜过望,满面笑容。现在,再加上木朵那当初带走的人马重返返来,固然匈奴雄师早已没了当初的威风,但毕竟又多少规复了些气力。倘若窦齐之言失实,金蒲城的汉军残部已是兵微将寡、朝不保夕,待重整旗鼓以后,雄师再攻金蒲城,何愁不能报仇雪耻?!

“。。。请左谷蠡王殿下明鉴,都昆将军前日之败,非柳中城关宠所部之为,实乃耿恭率军假扮,虚张阵容罢了。金蒲城现在已兵微将寡、危如累卵,若遇雄师卷土重来,定可一鼓而下!”

。。。

听完窦齐这一番理直气壮的侃侃而谈,很多五大三粗的匈奴首级有些不知所云,但却大多被其煞有其事的高谈阔论说得有些含混了,感受窦齐的话气势万钧,又有理有据,还引经据典,仿佛还真的蛮有几分事理。

言毕,又看了眼还站在大帐中间、有些碍事的窦齐,仿佛是表情俄然大好,又或者是感觉窦齐仍有操纵的代价,瞥了其一眼后,终究做出了决定,只见其淡淡地说道: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