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兵戈乍起,人心难测(1)[第2页/共3页]
刘弗陵抓起桌上的茶壶欲砸,手到半空却又渐渐收了归去,将茶壶悄悄搁回了桌上。
丁外人连连称是,面上一派谨慎,心内倒是对劲万分。
刘弗陵讽刺一笑。
刘弗陵笑看着于安,语气可贵的暖和:“上官桀身边应有内奸。范明友对答非常胸有成竹,若只是仓促间从霍光处获得号令,以范明友的脾气,毫不敢和朕如此说话。上官桀的一举一动都在霍光预感以内,大要上霍光未有行动,只是守株待兔罢了。”
许平君吓得当即把院门拴死,云歌却想往外冲,许平君拉都拉不住。
“你们随朕来。”刘弗陵向内行去,于安和几个寺人忙紧随厥后。
荷包上绣着朵朵白云,绣工精密精美,明显费了很多工夫。云歌心中打动,不美意义地说:“我没有给姐姐做东西。”
为了过乞巧节,云歌和许平君一大早就在做巧果。许平君还和族中的堂姐妹约好早晨一起去乞巧。
云歌和许平君也垂垂发觉出非常,正迷惑间,就听到街上传来整齐的法度声、金戈相击的声音。有甲士大声喊:“各家紧闭流派,不准外出,不准放外人进入,如有违背,当谋反论处。”
刘弗陵还是向前行去,挡着他路的侍卫却寸步不让,手搁在兵器上,竟有刀剑出鞘之势。随在刘弗陵身后的寺人当即护在了他身前,起落间技艺很不凡。
云歌收回了手,在院子里不断地踱着步,“是藩王谋反了吗?燕王?广陵王?还是……昌邑王?”
于安张了张嘴,可看到天子肥胖孤傲的背影,他又闭上了嘴。老天垂怜!公主只是一介妇人,无兵无势,不会有事,不会有事……
公主生辰宴的事情,他已有听闻,只是因为天子自甘泉宫返来后,就对公主非常冷酷,他未敢多提。想到公主宴请的来宾,上官桀、霍光、桑弘羊。
于安垂泪说:“陛下想砸就砸吧!别憋坏了身子。”
刘弗陵手上的青筋模糊跳动,“谁谋反?”
云歌和许平君摆好敬神的生果,各种小菜放了满满一桌子。许平君笑拿了一个荷包递给云歌,“这是我抽暇时顺手给你做的。”
丁外人说:“固然那些势利小人不来阿谀了,可上官大人、桑大人都已经送了礼,总不能不回谢一番。经此一事,留下的都是至心待公主的人,看着是祸事,实在也是功德。再说了,公主和陛下毕竟是亲姐弟,陛下年幼失母,多有公主照顾,豪情非同普通。等陛下气消了,总有回旋余地,公主现在不必太计算,上官大人暗里和我提过,会帮公主在陛上面前说话,霍夫人也说会帮公主探听陛下迩来爱好。”
于安接到部下暗线的动静,当即跑去禀告天子,声音抖得不能成话,“陛,陛下,上官大人暗中调了兵。”
往年的乞巧节,笑闹声要从夜初黑,到敲过二更后,可本年却非常非常,初更后,街道上就一片死寂,只各家墙院内偶有笑语声。
很快,她和天子干系卑劣的动静就在长安城内传开,公主府前的热烈垂垂消逝。
于安闻言,盗汗滴滴而出。
就刚才这几句话,他已经又进账千贯,霍禹的、上官安的、燕王的。
公主寿筵所请的人固然未几,却个个分量很重。
常有的犒赏没有了,随便出入禁宫的权力也没有了。她哭也哭过,闹也闹过,却都没有效。
范明友跪下说:“陛下,臣接到动静说有人谋反,为了确保陛下安然,请陛下留在未央宫内。”
于安当即应“是”,回身仓促出去,不过一会儿工夫,又转了返来,神采乌青,气急废弛地说:“陛下,范明友带人封闭了未央宫,不准主子出未央宫,也不准任何人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