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丘之貉[第2页/共3页]
本来段增还想着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赢利的门路,不过从目前的环境来看,这个期间所谓的贸易,不是被天子亲身设立的店铺把持,就是被一些世家大户把持着,浅显人家底子没法出头。
段增并没有甚么想买的东西,因为他想买的东西这里都找不到;不过段坤到了这里后倒是东张西望的,显得非常镇静。
段坤想了想,答道:“传闻前段时候天子下诏,命诸儒校订《五经》的笔墨,又让议郎蔡邕用古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刻在石碑上,立于太学门外,让天下儒士来取正。”
普通的住民大多只能居于外城,洛阳三处闻名贸易区中的南市和马市等也都位于外城。
段增当即觉悟过来,顿时有些无语,当明天子竟然贪财到了这类境地吗?连丝绸这类平常用品都要把持运营。
段增点了点头,对段坤问道:“我们家也运营店铺吗?”
不过考虑到汉灵帝为了敛财本来就干过卖官鬻爵的事情,以是他这么做也算普通。
那姓张的掌柜白面短须,身材微胖,听到段坤叫他,转头一看,赶紧施礼道:“见过二公子,二公子这是代老爷来梭巡店铺?”
走到一个卖各色布料的店铺前时,段坤俄然对店里的掌柜喊道:“张老,比来买卖如何啊?”
段增放眼望去,只见这里处所极大,门路两旁尽是各种店铺和摊位。
如此一来,朱门大族在经济上不竭兼并地盘,把持贸易,使得泛博百姓糊口堕入困顿;在政治上,他们又把持朝政,想方设法的架空豪门。
段增点了点头,他在店铺里随便看了看,发明这里卖的布料都是些浅显的亚麻布和一些质量较差的丝绸,那些上好的丝绸倒是底子没有卖。
段增既然想用书法作为拍门砖,天然要先研讨一下蔡邕的书法;后代蔡邕的隶书固然也有传播,不过毕竟光阴太久,那些传播的书法连到底是不是蔡邕的真迹都难以确认。
汉桓帝、汉灵帝这持续两代天子,他们为何如此倚重寺人?实在说到底还是皇权式微,迫使他们不得不依托寺人来对抗那些朱门世家。
当王甫、蔡邕等报酬了产生在段家的盗窃案而各自策划之时,段增却在他二哥段坤的带领下,在洛阳城外四周闲逛着。
段颎之前担负过太尉,现在又官居司隶校尉,明显不是普通人,以是段家也住在内城。
他看了看四周,见没有旁人,这才小声道:“老幺,当明天子正忙着如何搜刮民脂民膏,曹节、王甫等人一样如此,他们的虎伥四散而出,不去祸害百姓就不错了,还希冀他们施助哀鸿?不成能的。”
段坤摇了点头道:“不是梭巡,只是陪我弟弟出来逛逛。”
“施助哀鸿?如何能够?”段坤听了顿时点头。
那张掌柜听了赶紧向段增施礼,满脸堆笑道:“见太小公子,早就传闻小公子生的聪明聪明,现在一看,倒是见面更胜闻名啊!”
段增听了顿时沉默,东汉期间恰是那些高门大户崛起的期间,现在的朝中大权根基已经被那些世家豪族给把持了。
除了这两座宫殿外,洛阳内城中还遍及着大大小小的宫殿、堆栈、官署等,比如太仓、武库、太尉府等等,都是在内城中。
说着,他又指了指四周的其他店铺,对段增道:“你看这些店铺,根基上每一家都属于洛阳城中的那些朱紫们,浅显百姓之家,最多运营一些小摊贩罢了。”
段坤笑道:“当然了,我们段家高低这么多人,每日的花消不知凡几;光靠父亲的那点俸禄如何赡养?以是运营商贾之事也属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