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全书完)[第2页/共4页]
江淮疆场。
“兄长,秀儿天不怕地不怕,但朝廷怕啊……”田畴苦笑,“请兄长务必谅解朝廷的难处。”
骠骑大将军赵云、右卫将军颜良率五万主力随行,右将军曹仁率三万徐州军跟进。
“春季到了,花开了,我们就归去。”
“兄长……”
十月二十,从陇南疆场传来好动静,汉军攻占了汉中。玉石、司马懿的东西夹攻管束了汉中大部兵力,玄月初,马超率军从子午道奥妙杀进汉中要地,一举攻占了汉中。
李弘叹了口气。不管是武人还是士人,只要把持了朝政,起首面对的就是权力分派题目。权力的公道分派直接干系到社稷的安危,是大汉稳定和持续生长的底子,谁都没法躲避。
“陛下率军渡淮后,进犯并不顺利。”田畴说道,“一个月来,十三万雄师在寿春(寿县)、西曲阳(今淮南)、阴陵(今凤阳南部)一线遭到了叛军的固执阻击,攻打寿春的军队更是丧失惨痛,只要关羽将军攻打广陵较为顺利。孙权、周瑜在面对存亡存亡之际,拚死抵挡,持续进犯,不过是两败俱伤之局,这又何必呢?”
蒲月下,周瑜受抚,率军归顺。六月上,孙权受抚,献出江东四郡,北上长安。
四月初,大司马徐荣、丞相李玮书告天子,但愿天子窜改进犯战略,退守寿春一线,转而集结主力,攻打襄阳。小天子屡攻不克,肝火冲天,发誓要拿下合肥,直杀江东,回绝了长安的建议。
李弘闭上眼睛,长叹无语。
“你们确信,现在朝廷提出答复正统儒学,全面修改官学之策,不会激发儒生们的反对和抗议?”李弘有些不放心,又诘问了一句。
李弘神采微变,眼里闪过一丝无法。
天子要率领雄师,顺江而下,会同江淮一线的高顺雄师夹攻江东,而长安以财赋难觉得继、襄阳方才光复尚不稳定为由,要求天子马上停战,来岁春季再打巴蜀或者江东。
大汉元平八年(公元210年),正月月朔,天子在未央宫停止了昌大的朝会大典,道贺天下安定。
“大司马、丞相、太傅和朝中一帮公卿大臣都在参议此事。”田畴笑道,“他们想替陛下提亲,但又怕大将军曲解,以是就托我暗里问问,想晓得大将军的设法。”
“随你们吧。”
三人告别返京,大将军亲身送到城外。
七月,刘茂(襄阳天子)、刘备献表,投降。
七月二十四,刘表病逝。八月初五,刘表之子刘琮率军投降。汉军光复襄阳。
田畴张张嘴,欲言又止。李弘看着他,摇点头,“你不要提雯儿,我不想让她受委曲。”
三月初,大将军上表,以外戚不便出任三公上卿干与国事为由,请辞大将军一职。天子接管了大将军的辞呈,拜封赵云为大将军。
荆州疆场。
蒲月下,襄阳刘表回绝受抚。
十月十二,小天子书告长安,接管朝廷的建议,寝兵整军。
李弘和老拐相互搀扶着,缓缓向山下走去。
八月二十三,汉军霸占江陵。
(全书完。)
长安朝廷在两件事上踌躇不决,和天子、行台大臣们争论不下。一个是答复正统儒学的时候,一个是南下平叛战略。长安朝廷以为现在情势不错,天子应当及时下旨答复正统儒学,进一步进步天子威望,而行台以为,当前重点是挞伐南边背叛,这类干系到社稷底子的国策点窜还是再缓一缓。在平叛战略上,长安从本年的上计成果解缆,以为本年财赋持续严峻,建议天子恪守淮河一线,集合兵力攻打襄阳,而行台则以为雄师士气高涨,应当挟徐州大捷之威一鼓作气,直杀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