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去东方获得新生[第4页/共5页]
这个年代的客机还是非常便宜的,一架苏-27战机,现在就能卖到五千万美圆,比波音737客机还贵,后代的波音客机,一架也就是七八千万罢了。
伊尔-76也就装四五十吨,这货能装两百五十吨乃至是三百吨,如答应以大大地减少飞翔架次,运费不异的环境下,也能赢利,因为省了其他架次的飞翔职员的开支啊!
“是的,您的技术是最优良的,只要您如许的飞翔员,才气将安-225这类飞机给飞起来。”
在这场宴会上,秦涛做出了聘请,至于今后的合作,那就等候机遇了,这类事情,是不能焦急的,不过,诸如采办马达西奇的股分直至并购这个公司的计划,如果秦涛有发言权的话,那是必然会反对的,不实在际。
如果把二毛这里的航空产业引进海内,对故国的航空产业来讲,绝对是一次庞大的奔腾啊!
同时,它还设想了其他的发动机,比如说给米-26这类超等直升机研发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是由他们设想的。
去东方开设工厂?当听到秦涛如许说的时候,在场的一小我镇静起来:“秦总,您欢迎我们去东方开设工厂?”
相干手续都已包办好了,只要秦涛付款,安-225就是秦涛的了!
至于秦涛是不是说大话?能花一亿买这架没有人要的安-225运输机的人,如何能够说大话?
“那我情愿去。”
“贵方当局,欢迎我们畴昔吗?”穆拉夫先科问道,他另有一些顾虑。
“你是红色帝国培养出来的,但是现在,红色帝国已经崩塌了。”秦涛很不客气。
东方贫乏先进的发动机,特别是这类大型运输机利用的发动机,以是,当年运二十固然已经定型了,但是,出产却依靠于大毛供应的D30发动机,如果如果引进了安-124上的这类D-18T发动机技术的话,那两台就够用了。
固然运-20项目是在06年才正式立项的,但是,海内相干部分的预研早就开端了,如果秦涛没有记错的话,在93年的时候,老区飞机公司就已经开端停止了大型运输机项目标预研。
“那是当然,不管是安东诺夫,还是进步设想局,大师也都晓得,东方目前的航空发动机还是亏弱的,如果你们能够去东方开设工厂,那必然会翻开市场的。”秦涛看向了阿谁发问的人,方才在晚宴上,已经熟谙的人,进步设想局的卖力人菲德尔-米哈伊洛维奇-穆拉夫先科。
获得这个动静,秦涛大喜,立即走流程付款,然后存候东诺夫设想局的人将这架飞机启封,重新检测,同时请郑明调和海内,比及安排好以后,这架飞机就直接飞往海内!
当然了,运输机配四台发动机,是出于可靠性的考虑,但是,只要有了发动机,再造更大的,和安-125同级别的,也没有题目啊。并且,这类发动机进步一下燃油的经济性和寿命啥的,如果能用在民航客机上,那国产的大客机,也就有但愿了啊!
二毛开窍,把安-225改装之掉队行贸易运营,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在他们的眼里看来,这架运输机没有任何的感化,以是,捐躯一下,裁撤一些设备来满足其他飞机的利用,也是很普通的做法。
“秦,你们是市场合作的佼佼者,能够给我们出一些主张吗?如果我们想要生长强大,该如何办?”德米特里问道。
可惜,进步设想局不设想战役机发动机,不然的话,歼十、歼十一的心脏题目就能给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