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去东方获得新生[第1页/共5页]
东方贫乏先进的发动机,特别是这类大型运输机利用的发动机,以是,当年运二十固然已经定型了,但是,出产却依靠于大毛供应的D30发动机,如果如果引进了安-124上的这类D-18T发动机技术的话,那两台就够用了。
同时,它还设想了其他的发动机,比如说给米-26这类超等直升机研发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是由他们设想的。
红色帝国崩塌以后,安-124的出产也就堕入停顿了,大毛和二毛都想要重启出产线,但是,这底子就是不成能的。太多的好处牵绊了,谁都想要获得更多的好处。
“分歧的国度,有分歧的国情,以是,我对这些也不能说精通,不过,我感觉,贵方如果如果想持续生长,是不能分开大毛的,一样,大毛也离不开你们,固然现在不是一个国度了,但是,你们各个兵工企业之间,如果还能建立起来紧密的合作干系,对大师都是无益的。”
因而,在糖衣炮弹面前,加卢年科立即放弃了那些设法。
“秦,你说的这统统,都是真的?”德米特里向秦涛问道。
二毛开窍,把安-225改装之掉队行贸易运营,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在他们的眼里看来,这架运输机没有任何的感化,以是,捐躯一下,裁撤一些设备来满足其他飞机的利用,也是很普通的做法。
郑明一向在当副角,他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惊中醒过来,对秦涛的大手笔,非常的震惊,以是,现在的郑明也就只能是跟着当烘托罢了,秦涛则是几次举杯,和劈面的科瓦尔斯基,以及加卢年科聊着。
德米特里点头,秦涛说的这个,实在恰是他们想要做的。也是二毛统统的兵工企业想要做的。
“我们打建国门的时候很早,以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走了十几年,想要生长强大,那就得想尽体例,适应这个市场合作。”秦涛说道:“我们的运气也比较好。不过,我一样信赖,颠末几年的生长,贵方也会重新恢重生力的!我也祝贺,安-225的二号机能在几年以后,飞上天空,让我们的这架飞机不再孤傲。”
对于目前的进步设想局和配套的马达西奇工厂来讲,这也是一个可贵的生长机遇。
“当然欢迎,我们国度目前正在生长当中,需求多量的人才,贵方的工程师如果能去东方,那必然会遭到我们的热烈欢迎。”秦涛说道:“如果目前我们国度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的话,那我们明州个人,也情愿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和贵方一起组建结合工厂。”
就拿飞机总装来讲,大毛就一向对峙要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工厂组装安-124,那安东诺夫设想局另有甚么存在的意义?他们在出产当中干甚么?
可惜,进步设想局不设想战役机发动机,不然的话,歼十、歼十一的心脏题目就能给处理了。
秦涛等了三天,就在他筹算分开的时候,德米特里终究带返来了好动静。
一亿美圆,买一架飞机,然后,又花高价雇佣一批老毛子的技术职员,这铁定是亏蚀的啊。
一亿美圆,采办这架飞机,绝对是他第一次的大手笔,如果对方如果感觉,秦涛这个肥羊还能宰上一刀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管是地铁列车,还是人造卫星,乃至是运载火箭(也就是弹道导弹),都能装进它的大肚子。
安-225运输机的大肚子,能够运输各种特别的部件,超长的,超宽的,超重的,各种设备都能运输。
一起去?
获得这个动静,秦涛大喜,立即走流程付款,然后存候东诺夫设想局的人将这架飞机启封,重新检测,同时请郑明调和海内,比及安排好以后,这架飞机就直接飞往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