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提前得到的认同[第3页/共3页]
如果此时周琅能够拉拢到那些大姓豪强,不但不消在担忧这些豪强在村落办团练自保,还能直接获得这些地主的团练武装,到时候不但不消担忧清军攻打福建,能够直接出兵江西和广东了,到时候三省连成一片,就有了王霸之资,再去跟其他豪强逐鹿中原的掌控,也就更大了。
至于周琅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白莲教叛逆的成果了,又是白莲教,明末起兵反元的韩山童也是以白莲教构造叛逆,那次白莲教反元,此次反清,莫非这就是胡虏的劫数?
这不但是因为周琅看不上旧轨制,感觉胥吏职位固然低,名声固然臭,但他们是详细做事的,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些只会读书的当官的,弄不好会被这些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以是周琅一向但愿能够直接让那些经年的老吏直接出来仕进。
没有知识阶层的插手,导致周琅的軍队文明程度极低,而周琅却试图将当代庖理体例引入軍队和政权中来,导致很长一段时候周琅本身都要亲身措置那些古板的公文。
因而王辅茞发明,处所上的豪强地主对他变得客气了,很多人派人来给他送礼,但愿给自家的子侄在官府中谋一个一官半职,之前就是王辅茞亲身上门去请,也几近没人情愿出来仕进,现在福建官府各种缺员很多,并且大多数在职官吏,都是从台湾调来,赶鸭子上架的年青读书后辈。
直到六合会在台湾中北部对地主阶层的洗濯,才让大量读书人沦流浪堪民,不得不插手周琅的麾下,但这更多是被动的,而不是从内心开端接管周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