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五十四节 虎门宴[第2页/共2页]

当然,不知不觉中,周琅的成绩确切让人刮目相看,一年时候,从无到有,他拉起了一个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基地,固然目前还没有稳定的产出,可没人会思疑在中国如许一个富庶的国度,具有一座贸易基地的远景。

这才是精确的态度,因为毕竟是在异国他乡,英军即便军事力量上强大,可根底不敷,底子就输不起,仇敌倒是输上一两场无所谓。以是英国人就更应当谨慎,等候本身的统统军队就位后在打算策动进犯,才是公道的做法。

可他有激烈的预感,他能从英国高层内部反面中,获得难以设想的好处!

所谓宴无好宴,因为入腹的是美酒好菜,出口的老是尔虞我诈。

现在他急于请战,也是这方面的启事。科林的来由是,虎门的环境比他设想中好的多,能够说他们已经在这里站稳脚根了,而清军目前还在变更,是以趁清军没有筹办好之前,就应当突袭广州。

也仅限于听,周琅端着一杯酒,只听不说,除非别人问他,他不颁发定见,大有一副徐庶在曹营的架式。

俩人不分歧的态度,恐怕到攻陷广州后都没法达成分歧,毕竟如果通过战役篡夺广东,对科林这个军事职员来讲,那功劳太大了;如果通过构和,获得一些特权,只是完成了马嘎尔尼通过交际路子没有完成的任务罢了,对科林毫偶然义。

这类来由看似公道,实则在理,别人有没有筹办好是别人的事情,可军事知识上,起首应当做好本身的筹办,然后才考虑操纵仇敌的缺点,如果本身还尽是缺点的时候,却只看到仇敌的缺点,那么这类批示官常常死的很快。

按照宴会上科林和马嘎尔尼的争论,周琅体味到科林竟然抱着攻占广州,然后逼迫满清王朝割让广东的心态,他竟然抱着能够通过一场决斗,篡夺全部广东的荒唐设法;而马嘎尔尼则夸大此次作战的目标是给清王朝施压,最后要求对方报歉补偿,并且对英国开放更多的贸易港口,以及治外法权。

可周琅还是很低调,他晓得他之以是获得谛视,仍然不是因为他的气力,他身上的民族和身份光环仍然给他加了分,这些都是泡沫,都是水分,当不得真。

可科林之前担忧本身兵力不敷,还要拉上周琅一起来,来了以后,又担忧仇敌声援到来,反而不等本身的軍队集结,就要建议打击,思路混乱如此,几近分歧适作为一个批示官了。

马嘎尔尼老成慎重,不竭的解释目前还没筹办好,必须等台湾的軍队全都调过来后,才是合适的机会,冒然向广州进军,一旦得胜结果不堪假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