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东印度公司的图谋(2)[第2页/共2页]
这个考虑,恐怕康华利从强行入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不然实在是难以解释,他为甚么会对这么一个小公司感兴趣。康华利可不是脑筋发热的年青权贵,并且也不在乎贸易好处,周琅公司的远景也一定比在印度运营中国贸易的那些散商要好,可他恰好挑选了周琅,最大的启事就是周琅可觉得东印度公司供应一个旗号,一个不消东印度公司直接出面,而又能充分操纵的旗号。
但是力量对比上,他仍然跟东印度公司差异过大,以是他还必须哑忍一段时候,可他不能一向当傀儡,不然做事就得缩手缩脚,本来就跟对方差异大,放不开手脚的话,这个差异很难弥补。
康华利筹算通过周琅之手,在中国复制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形式,也就是用欧洲军官,带领中国兵士,组建军事力量。
摸清楚这些信息以后,周琅以为这是本身这段时候以来最大的收成。现在他已经弄清楚了东印度公司对他的图谋,可东印度公司却还不清楚周琅对东印度公司的图谋,以有默算偶然,周琅以为本身赢的机遇更大。
台湾的地理位置当然不能跟荷兰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比拟,但是作为舟山群岛的中继站的话,那的确再好不过了,这里是海岛,只要具有水兵上风,戍守上非常便当。可英国人并没有想过要攻占整座岛屿,他们很清楚当年荷兰人的遭受,将整座岛屿都占据,跟中国官方抵触的风险是无穷大的。
同时他也终究想明白了其他一些征象。比如为甚么入股以后,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公司的军事力量格外体贴,如果是出于对海盗威胁的顾虑,派一批印度雇佣兵就行了,可他恰好派出了六十个黑森雇佣兵,要晓得这些黑森雇佣兵即便是在欧洲,也是精锐軍队,在印度疆场上,那完整就是王牌军队。
自从在加尔各答被康华利强行投资以后,周琅打算的节拍就被打乱了,而后困扰他最多的,并不是公司如何生长,而是东印度公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