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14 子义归心,水军出征[第1页/共2页]
说罢,庞山民双目灼灼的看着太史慈道:“老夫人已有任命,子义另有何说辞?”
周瑜闻言摇了点头,却非常促狭的看了庞山民一眼,笑道:“在瑜看来,主公魅力当不逊伯符,何况你我同至子义府上,也算给了子义偌大颜面,若其仍不肯出山,说不畴昔……”
可甘宁却开诚布公,且将主位让予周郎,这般胸怀,人间少有,甘宁这番做派,也令之前两家嫌隙,无形当中化解很多。
在太史慈心中,交战天下远远比不得奉养母亲,何况此人已于乱世创下偌大名号,不管是否参与奇袭河北一役,也无损太史慈威名。
太史慈眉头微皱道:“公瑾莫非欲与慈母面前,再提退隐之事?”
说罢,周瑜便命人备车,与庞山民同业,二人连袂至太史慈府上,不待下人通报,径入府中,却见太史慈繁忙于后院灶台当中,一张俊脸亦被熏黑。
周瑜对于荆襄水军都督如此共同,深感惊奇,天然出言相询,甘宁闻言却煞有介事道:“比之统御雄师,甘某本领不及周郎,又何必争一时浮名?此征辽东水军都督之位,能者居之。”
庞山民闻言没好气的白了周瑜一眼,叹道:“庞某现在乃至在想,是否召董衡返来,与庞某一道劝子义窜改情意。”
江东擅水战而陆战平平,其将领当中水陆双全者,除了早已陨落的孙策外,也唯有太史慈可担负大任。
不过三曰,荆襄水军便至建业,甘宁与周瑜交代以后,便听令于周瑜帐下。
“辽东?”太史慈闻言惊诧半晌,周瑜见状,便顺水推舟的将庞山民战略与太史慈说了,太史慈闻言,面上神情数变,庞山民见其意动,忙对太史慈道:“一战可断绝曹**根底,使其复起有望,子义若担此大任,天下可早定命年!”
数曰来,建业渡口非常繁忙,江东军马与荆襄军马集结数万,浩浩大荡登上海船。
饮过庞山民递过的壮行之酒,周瑜傲然笑道:“昔曰于吴王帐下,我水军少有机遇证明本身,现在唐王予我等天大功劳,若我等再不取之,岂不是有损江东水军威名?众水军健儿听令,雄师返航!”
太史慈见庞山民与周瑜同至,先是一惊,只是半晌便明白二民气机,轻笑一声道:“慈闲暇无事,便是庖厨之事,也可做得!何况母亲对慈之技术,亦有夸奖,唐王与都督此来,也可于慈府上一道用饭。”
庞山民闻言,面上严峻神采微微好转道:“莫非公瑾已有说辞?”
周瑜闻言,白了庞山民一眼道:“山民且端坐府中,待我雄师喜信便是,现在徐州战事已如火如荼,周某还当早些定辽东局势,使江东军马残虐河北,也好让曹**无家可归,如此一来,也算小胜那卧龙,凤雏一筹!”
周瑜闻言开朗一笑,对庞山民道:“周某纵横大江半生,现在又有机遇纵横陆地,主公当欣喜才是,何必做此后代之态?且之前征青徐,周某已走过一遭本地航道,现在再走远一些,并驳诘事!”
甘宁不计前嫌,自甘人后,却令一众江东将校,悄悄叹服。
周瑜见庞山民迟疑不断,不由笑道:“劝说子义竟然在主公眼中,如此难堪?”
周瑜说罢,一众战舰鼓角齐鸣,庞山民闻之亦非常心动,对周瑜道:“闻此奋发战鼓之声,庞某亦想随舰队同业,远去辽东,走上一遭!”“速速下船,勿要误了出征吉时!”
太史慈闻言并未答话,周瑜倒是笑道:“山民,待用饭之时,你我再与子义说道!”
此番庞山民欲远征辽东,若一战而定,便是天大功劳,统御雄师之人更可名震天下,本来诸将皆觉得甘宁至江东后,少不了与周瑜争一时是非,且其为唐王亲信,若抢都督之位,周瑜亦难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