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 愚忠之气,独一无二[第1页/共2页]
“罢了……就再欠孟德一场吧。”
“我那兄长本就是皇叔,如果举兵,便是大义所趋!”
庞山民得偿所愿,心中大悦,如此一来,掌控荆南便是师出驰名了,只是庞山民猜想,以荀彧智谋,想必也留了背工,恐怕现在天子使节,已经在赶往荆州的路上了,不晓得那景升公,听闻如此动静,会不会气的吐血三升。
“那要看你与你家三将军如何帮手皇叔成事了,若今后皇叔也成了一起诸侯,卖曹操些许情面,倒也不会令将军如现在这般难堪。”庞山民说罢,起家送客,关羽离席而去,一起上长嘘短叹。
“荒诞,皇叔可敢视当明天子无物?”庞山民嘲笑一声,道:“我也知玄德公所图甚大,只是将军这话,休要再提,皇叔怕是也不但愿闻此谋逆之言吧。”
二位夫人姿色不凡,庞山民却没有太多赏识的兴趣,或许是于长沙之时多与貂蝉相伴,庞山民发明他已能够对平常美女视而不见了。
庞山民目送关羽分开堆栈,心中亦是唏嘘不已,关羽忠义,庞山民算是深深领教了,在兄弟义气面前,办事的原则都要让路,关羽心中的难堪,让庞山民在佩服的同时,也不由感慨此人的愚忠之气,独一无二。
“关将军须统统谨慎。”庞山民倒不以为关羽能如此等闲的打乱曹营安插,曹操甚喜关羽,曹营诸人皆知,如果让关羽逃逸,怕是很多人要负上罪恶,眼线没准只是曹操的背工之一,以曹操诡谲,想要留下一人,又怎会如此简朴。
好久以后,庞山民的脸上才规复了笑容,与其纠结着去思虑那关羽的道义,倒不如早早的分开许昌,收下赤兔以后和同窗们荆南相聚,大师各有各的道义,孰优孰劣,谁又能说的清楚?
;
“呃……将军若行此事,怕是会打草惊蛇。”
庞山民沉吟好久,倒不晓得该如何去评价关羽这个盖世良将了,庞山民点头苦笑,他这个当代人的灵魂怕是永久都难以了解这个古之良将别扭的情操了吧。
想到这许都繁华,明日一早便要分开,庞山民悄悄叹道:“倒是与那关羽同命相连了一回,明日离了许昌,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这我省的!”关羽非常自大的点了点头,抚须笑道:“明日一早,我便挂印封金,离了许都,曹操虽待我甚厚,于河北斩颜良文丑,也算还了他恩典,只是这印绶资财,我却不能接管。”
只是这二位夫人仿佛并没有放过庞山民的筹算,在堆栈的这几天里,庞山民已经被这二人磨的耳朵快起了茧子,两个女人不遗余力的劝说庞山民帮手刘备,庞山民频频婉拒,却涓滴没有打击到两个聒噪女人的主动性。
“我意已决。”关羽说罢,起家欲去,庞山民赶紧伸手拦住,面色不虞道:“将军如此刚强,莫非就不怕令二位嫂嫂身陷险境?”
求官一事已了,庞山民便命车队清算行装,这几日关羽经常会往出没于堆栈当中,现在刘备家眷已送抵堆栈,混入了庞家的商队当中,庞山民也见过甘糜二位夫人几次,混了个脸熟。
好久以后,关羽长叹道:“想我关羽兵马半生,未曾亏欠情面,现在却欠下孟德甚多,也不知何时才气尽数还上。”
在堆栈等待数日,尚书府很快便传来了动静,庞山民进献的竹纸令当今圣上龙颜大悦,荀彧顺水推舟,代刘琦求官,献帝念同宗之谊,命少府督造官印,以刘琦为长沙太守,石韬孟建诸人,掌荆南其他三郡。
现在曹操未归许都,如果曹营其他将校引军追之,怕是毫不会如曹操那般惜关羽之才,放关羽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