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长安灰尘[第2页/共2页]
“郎君,你如果娶我进门当正头娘子,你但是要挨板子的,再说了,即便挨得过二百板子,也过不得你高堂那关,难不成二老以死相迫,你还能违逆父母,这可比娶胡女严峻多了。”
可他们真的有阔别世俗之心吗?
此话一出,胡珊儿满眼笑意尽数消逝,那笑靥如花僵在原地,嘴角不自发颤抖,好似在咧嘴抽泣。
陇元镇还觉得胡珊儿城府多深,只不过寥寥几句,就已经嗅到她话语里的蛛丝马迹。
没了这条前程,胡女又极难自赎,她们的路算是完整断了!
所谓入道只是幌子,还是在各自的道宫仙观中穿华服、戴金冠、宴饮玩耍、呼朋唤友,出行必高头鞍马、美婢相随,如此惺惺作态,只是为了沽名钓誉、附庸风雅。
期间的一粒灰,压到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山。
眼下,如果胡珊儿所说的事情为真,那他对这胡女的怜悯又多了不但一丝半点。
真正需求入道为尼的,在长安外郊舍间冻饿而亡,那附庸风雅、享尽繁华的,做了清闲不羁的羽士。
藩镇妖乱后胡人早已复国,大端所能节制的边境畏缩至河西走廊沿线,勉强把东西胡族一分为二,不让他们有结合之势。
“郎君莫要讽刺,年前贤人刚公布的诏令,西北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不得效华人,不得诱娶汉女为妻妾,汉人亦不得以胡女为妻,妾婢不议,至有司衙署造籍册仍可听凭,敢违仗二百,仍复其原!”
她回身倒上一盏葡萄酒奉至他手上:
“贤人前月刚颁的诏令,娘子随口拿来,可见是费了很多心机记着它吧。”
开通乱世之年,大端于广袤无垠的西北之地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将全部西北归入端土边境,行霸道、施教养这不假,但也仅限安戮之乱前。
这把年纪又嫁不了人,只能去长安周遭的尼寺里递了过所,削发为尼常伴青灯古佛,能在木鱼悲鸣中了结残生,已经算是有了善后,更多的大哥胡姬只能跑到长安东南郊的荒漠民居里,在温饱交煎中冻饿而亡!
一句话,大端与胡族经济上的炽热,还是袒护不住政权上的酷寒,二者迟早要打一仗!
方才胡珊儿的戏谑之态,与其说是调笑,不如说是对局势的无可奈克。
此诏令一出,对胡人男人的影响倒是有限,不娶汉女仍然可娶胡女,可对于胡人女子来讲,无异于没顶之灾。
那天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