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九州图志[第2页/共2页]
他曾听过一件事。
何为九州图志?
四百年后,这些地盘却都不约而同地调集在门阀权贵和官僚士绅手里,苍内行中的地盘只剩下瘠薄下田,略微好一点的也只要中田,手中如有上好肥田,必然被故意人巧取豪夺,窃为己有。
大端建国时朝局腐败,政令必行,靠的就是胥吏照实记录和更新这些细枝末节,一旦细枝末节失策失实,政令的制定无异于空中楼阁,一旦落地,不是不适配就是获咎百姓。
这内里最大的痈疽,就是地盘买卖!
明皇期间,但凡是个县公,都要进入长安接管考核,一旦考核不过就只能丢官升级,靠着严苛考任,当时候的县官都是夺目强干之辈,有天子给他们撑腰,他们天然也敢跟地头蛇叫板。
这些百姓气不过,当即抄起砍刀锄头包抄了县衙,把县公的腿都打断了一条,厥后朝廷只好把县公给调走,按实际人丁征税,这才消去民怨沸腾。
这类环境,明皇曾通过《检田括户令》,压抑住门阀地主兼并地步的需求,但是也只是压抑罢了,等旸国忠成为宰相铺弛禁令后,地盘兼并如毒蛇猛兽纷至沓来。
哪怕流官县公到了处所,也只能在他们的关照下做事,一旦分歧适他们好处,必然寸步难行!
户部曾让京畿豫县知县查对耕地,好肯定税负,这些官员为费事直接把几年前的旧版只是略改了几个数量发畴昔,到最后平摊税负时,有些县里早就没人了,可遵循籍册倒是满员,这么多人的税全调集在不到一万人身上。
早在大端建国初期,祖天子公布授田令,给年满二十的青男授田百亩,中男授田八十亩,老男授田二十亩,其他孤寡病弱各授十亩,同时鼓励百姓开荒新田,一旦开垦出新田,就免除赋税三年。
陇元镇看向辑异城给出的奖品,丁字四品,《九州图志》
这无异于懦夫断腕,就看玄帝和后者,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户部所得的图册,能够说是天底下最没用的废纸,只是看起来都雅罢了,如果户部真的想做甚么事,常常还要一层层号令下传,叫胥吏不得有误,才会获得真东西。
这就成心机了!
他写的《江山志》已经是地理纪行奇书,这图志上所记录的更是详细丰富,记录着依托于地盘的地貌山形、风土情面、水经河道、矿产资本、人丁资本、城池市镇、交通线路、水陆商道、驿站信台……能够说,只要把握了这张图,就把握了天下运转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