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慕玄不知愁,坐而论道心自收(下[第1页/共3页]
矮桌旁坐着一名穿戴灰色道袍,随便披低头发,脸孔澹泊的中年道人,和一名金冠玉带,身着玄金色道袍的年青人,恰是云水道人和二师兄王卓,都浅笑着向他望来。
“拜见师父,见过二师兄!”李慕玄躬身施礼。
李慕玄犹记得小经常常被季霏师姐和王卓师兄带着旅游宗门盛景,三大福地,十二洞天曾令李慕玄赞叹不已,永久难忘。单说三大福地:
“卓儿,你但是有些不解?”
因而李慕玄拿起储物袋,起家拜别了师父师兄,下山去了。倒是不知在他走后,洞府里的师徒二人还在议论他的修行。
古月福地,此中无日夜之分,始终只要六轮紫月轮转,六轮紫月明暗不一,瓜代生落。每当三年之期,六月齐出,高挂苍穹,紫气氤氲,瑰丽万分,真乃震心憾神之景!当时在此中打坐炼气,更能接引紫气炼体,具洗髓之奇效;
李慕玄听罢,悚但是惊。深思之前各种心行,不觉汗透青衫。很久以后,方才重重呼出一口气,很有再世为人之感。
“观慕玄本日,心气暴躁,是否已至瓶颈?不思反躬自省,一心想着乞助为师?夫道者,戒骄戒躁,不假外求,叩问本心,以身印证,千锤百炼,方得美满……”
王卓沉默很久,对着师父深深一躬,飘但是去。只要一声轻叹,仿佛环抱在洞府当中,久久不散……
茶色深绿,晶莹剔透,好似凝成冰块,香气清爽,沁民气脾。李慕玄端起玉杯,甫一入口,只觉苦涩非常,入口又有冷热融会之感,非常奇特。
“好啦好啦,去吧。你这拍马屁的修为,可比为师当年差远啦,就不要献丑了。去洞府好生修炼吧,莫要懒惰,却也莫要闲坐。”云水道人先是戏谑的调笑,随后又鼓励了几句。
“哈哈,卓儿,你虽言自愧,实有自矜。修道一途,向来莫测,别说是我,就算是泰初大能、化神道君,也不敢断言将来。何况天道无常,古往今来多少天秀士物,谁又敢说大道在手,得大安闲。”
“修道之人,首重心性,次则灵性,再次根骨,最末外物,却又缺一不成。心性不到,外魔重重;灵性不敷,寸步难进;根骨不佳,事倍功半;外物萦怀,根底崩坏。此四者,皆为道途之本,亦可化为道途猛虎,噬人无数。我辈修者不成不察,不成不慎……”云水道人悠悠道来,似在自语,又似慨叹。
王卓和李慕玄俱是埋头聆听,深思不语。
“卓儿,我就知你有此疑。慕玄此子,与世人分歧:中正平和,心性绝顶,资质不凡,根骨上佳,虽是冲弱,却堪受悠长闭关之苦,的确是为修道而生。水火灵根相辅相成,即便进境神速,法力却凝实浑厚,堪比筑基,此种环境为师也闻所未闻,大为赞叹。何况,我略通易数,模糊算出此子前程,不成限量,更能够是光大本门的独一契机,我又怎敢忽视呢!”
待得李慕玄回过神来,又笑眯眯的递给他一只储物袋,说道:“内里有一枚阴阳道火的火种,再附上些许“水火奇树”的树叶,归去后你依玉简当中的炼火术,先炼化此火,再以火烹茶,细细咀嚼,庶几有得。但是,牢记不时自省!”
青松翠竹,郁郁苍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道家福地,仙鹤唳时霄汉远;蓬莱名胜,瑞鸾翔处彩云飞。赏不尽仙家之景,道不完心旷神怡。
云水道人的洞府非常简朴,不过一方矮桌,三只蒲团,空中以青砖铺就,四壁仿佛还保持着山洞的原貌,有些坑洼不平。
“卓儿,似你这般,何时才气喝上茶啊?为师但是等急了。”云水道人拈须而笑,意有所指。只听轰的一声,赤金火焰熊熊而起,包裹着茶壶,恍若一团金色火球,明显是二师兄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