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穿越时代》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40.第40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上)[第1页/共3页]

当然,此时的赵桓并没有那么清楚的计谋见地,只是在光荣列祖列宗保佑,大宋又逃过了一劫。

明堂是历任天子的灵位地点,而配飨太庙的臣子和宗室们的神主,便都安设两侧偏厢当中。眼下这座被宋徽宗赵佶破钞巨资改建的明堂,宽达十二丈,高有六丈多的大殿,重檐斗拱,山墙矗立,明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正面的大门也有两丈多高,厚重的榉木门板刷了红漆,上面的黄铜门钉个个被擦得锃亮。

但接下来又该如何筹措资金和粮食,施助灾黎,修复城池……

大宋百姓在这一年里蒙受的灾害,比起之前的一百年里加起来还要多出十倍不止!

※※※※※※※※※※※※※※※※※※※

祭奠的韶乐一首接着一首,遵循礼节,全不反复,要将二十四首预定的曲目全数奏上一轮,少说也要半日的工夫。在这高雅的乐声中,钦宗天子赵桓穿过一重重的流派,一步步的走到明堂大殿之前。厚重的青玄色大裘与内里的黄红色裳上,绣着日月星斗等十二种纹路,意味着六合万物尽与随身。跟着他的步子,冕上的十二条珠串,悄悄摇摆,但悠长练习出来的帝王举止,让珠串的闲逛保持在尽能够小的幅度。

在赵桓的心目中,他起码能够悄悄地松一口气,自以为无愧于祖宗了。

以是,他此时总算脱下了他克日来斯须不肯离身的超人紧身衣套装,换上了一套天子祭礼公用,黑衣红裳的“大裘冕”,头上戴的冠也非宋人的时髦式样,而是垂着十二串明晃晃的珠子,详细来讲。就是《周礼》当中所谓的“十二旒冕”……这些都是先秦战国期间的帝王服饰,到了宋朝已经被完整淘汰,历代宋帝不管平时还是上朝,都不会穿这类好似从古墓里挖出来的衣裳,也只要祭奠的时候才会复古一下。

绝望当中,这些大宋百姓都把期盼的目光投向汴梁,但愿能够在天子脚下找到一条活路。

――在围攻汴梁的金兵尽数淹没以后,赵桓天子想到的第一桩事,就是拜祭太庙,给祖宗上个香,拜上几拜,再送些牛羊猪的首级,趁便向祖宗夸耀一番本身的赫赫武功,扫一扫即位以来的憋屈与倒霉。

是以,统统自夸为“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儒家士大夫们,都堕入了空前的怅惘与惶恐当中。

当然,虽说朝廷府库匮乏,但在京师那些勋贵的府邸和粮商的货栈里,米麦豆黍倒是堆积如山,但朝廷如果想要从他们手中抠一点出来,那真是千难万难……人家本来就盼着让粮价涨到天上,好让本身大赚一笔,谁知貌似彪悍的金兵竟然这么快就被毁灭,已经让这些没心没肺的权贵们老迈不对劲了,如果何粟还要用行政手腕逼迫他们开仓放粮,信不信他们立即就能策动文武百官,逼迫天子换宰相?

此时已近年关,中原大地再次瑞雪纷飞。比起上个月的那场暴雪,现在的这场雪已经是轻和了很多。不过旧雪未化,新雪又至,让宰相何粟的头发又白了很多。

――建立金国的女真完颜部,最后不过是一个全族兵马独一两千人的小部族,见地和人脉都很不幸。固然在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以后有如神助,短短十余年就建立起了一个幅员万里的大帝国,但毕竟秘闻陋劣、根底不稳,几近是端赖“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成敌”的战役神话,才气勉强弹压住各部族的抵挡。

――所谓南郊祭天,北郊祀地。遵循周礼,在每年的冬至日,天子都得亲往南郊祭奠昊每上帝,以责备国承平。不过因为郊祀的用度太高,连耗用带犒赏,常常要破钞数百万贯,以是宋时普通都是每隔三年或更长时候才祭奠一次。现在东京汴梁转危为安,一场塌天大祸消弭于无形,自从即位以后还没办过郊祭的钦宗天子赵桓在高兴之余,当然想着要向上天祭告一番,以表示本身这个天子还做得不错。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