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33章 封王[第1页/共2页]

封王!果然封王了!

前一天夜里,礼部的官员摆好了神牌位、供器和祭品。

这一刻,他们都抬起了头,挺直了胸膛,享用他们的名誉。

“臣接旨!”

“恭迎王爷班师!”

赵素拍了拍衣裳,缓缓跪下:“臣听旨!”

王禀的功绩仅次于赵素,被封为国公,殿前司都批示使,同知枢密院事,建武军节度使,也算是正式踏入一二品大员的行列。

宣抚使只是临时职位,这倒不消收回,跟着赵素班师回朝,天然消弭。

完成祭奠大典已经是第二天了,又是班师典礼,又是祭奠大典,赵素被折腾得骨头都快散架了。

祭奠大典一共分九步,别离是迎帝神、奠财宝、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果单单是这两个职位,那赵素还比不过李纲这个太宰和刘韐这个枢密使,但再加上前面的平西郡王,李纲和刘韐也只能昂首称小弟了。

赵素在返来之前并不晓得赵桓要搞甚么祭奠大典,他带李乾顺回汴京,只是把他作为一个俘虏,在班师典礼上献俘,以彰显军功。

而此次,赵素就算了,王禀、韩世忠和刘锜都突破了这个先例。

岳飞被封为县公,侍卫马军都虞候,河北路总管,也是一步登天。

“门下,国师赵素扫平西夏,拓土万里,纳民数百万,立下不世之功!马上起,封国师赵素为平西郡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钦此!”

赵素一样也为此次祭奠奉上了一份祭品,还是最昌大的祭品。

在以往,为了制止武将拥兵自重,大宋的事权和权柄是分开的,比如枢密院就是事权,三司都批示使、副都批示使是权柄。

王府的前门,他的两个娇滴滴的小娘子眼含热泪,带着一帮奴婢已经等待多时。

最后,碍于赵桓的对峙,赵素只能在一旁给他打动手,递递东西甚么的,这一样也是一种庞大的名誉。

知枢密院事,也是仅次于枢密使的枢密院二把手。

可赵桓还嫌不敷,一脸歉意道:“教员,委曲你先当个郡王。等拿下金国,朕再封你为王!”

大宋爵位有九等:

那就是李乾顺!

为了这场祭奠大典,礼部的官员已经忙了大半月。

不过赵桓却聘请了赵素一起主持,赵素当然不能承诺,这类时候可不能和赵桓抢风头。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

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

明显赵桓也是怕到时候封无可封,先留了一手。

何为参知政事,王安石就是参知政事,这是副相啊!

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刘锜也被封为郡公,侍卫步军副都批示使,同签书枢密院事,秦凤路总管,可谓是一步登天。

……

随后会让赵桓册封李乾顺为西夏王,让他回到西夏去当一个傀儡。

但是炮兵司都批示使、侍卫马军都批示使、侍卫步军都批示使、武康军节度这些都是牢固职位,没有收回,代表还是兼任。

能够说,赵素是第一个活着封王的非皇室成员。

哦,已经不是国师府了,大门上的牌匾已经被换成了“平西王府”!

连续两天,全部汴京前所未有地热烈,比任何节日都喜庆。

这一刻,统统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滔天权势,的确是吓死人!

赵桓带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数十万百姓夹道相迎,一起都是鲜花和掌声,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班师典礼!

一举扫平西夏这个困扰了大宋一百多年的祸害,使得大宋的国土一下子扩大了四分之一,赵桓的武功武功已经能够和太宗天子比肩。

大宋建国以来,赵素是继童贯以后第二个活着封王的非皇室成员。不过童贯的封王只是一场闹剧,跟着他被诛杀,王爵也收了返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