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章 刘辩问事于田亩之间[第1页/共3页]

蔡邕扒开了袁滂的手答道。

“朕,当效仿光武先帝,效仿高祖天子,更要效仿三皇五帝,善待尔等,本日朕便借你们劳作之地措置政务,不知可否?”

“但典农官一职,需精通法术,且刚正不阿,袁爱卿是大司农,不如就由袁爱卿的公子袁涣担负如何?”

刘辩见状立即把手中舆图交给了童渊,随后把老伯扶起来,“快起来,我大汉的江山还要靠你们这些庄稼汉赡养嘞!”

“容得下的陛下,黄巾之灾加上士族圈禁,本地的望族早已搬家,再加上积年旱、虫两灾,流民便是有一小半从那边来的。”

“要说这国运呀,除了陛下,也就咱庄稼汉最能晓得!这土肥不肥,气候好不好,还不是看一眼就晓得的事儿?”

刘辩看了信非常对劲,但对四十万人的安设起了担忧。

除了奋笔疾书的蔡邕外,唐袁二人有些跟不上刘辩的速率。

“第一个别例倒有些苗头,老头子我会立即上报庄长的,但是第二个嘛,人都吃不饱了,哪还不足粮喂鸡鸭?”

“陛下,上洛郡上接雍州,下达荆州,既可驰援洛阳,亦可对豫州用兵,乃是上上之选!”

年青人说着,给刘辩端了一碗水,见他手上有泥土,便喂他喝了下去。

“另有一法,可在庄子内豢养鸡鸭,也可捕食蝗虫。”

“国丈定有体例,直说无妨。”

“臣得陛下天谋之恩,不敢揽功。”

不一会舆图便到了刘辩手中。

刘辩行事雷厉流行,不但大臣们听到了他的号令,连田里的庄稼汉们也听到了。

“张让,教员,我们席地而坐,持续会商。”

“无战事之时,可令军兵耕作军屯之地,且佃且守,只需交纳地租便可,残剩粮食当场建仓,可供军需。”

刘辩接过函件一看。

“臣初入青州,便与黄巾贼徒大小奋战十余场,尽皆大胜,然,贼徒当中不乏纯善百姓,孟德不忍弃陛下子民于不顾,乃分军粮于民,民尽归心陛下。”

张让一面喊,一面顺着田亩奔了过来,喊声之响,让跑出十几步远的李老伯也止住了步子。

“老伯我曾读到过一种防治虫灾的体例,等秧苗长成之时,用石灰、秆草灰筛成细粉,洒在禾谷之上,蝗虫便不会去吃。”

“诸位,起来!朕有话要说!”

李老伯怔怔地指着刘辩,刘辩瞧了畴昔,老伯立即缩回了手指,跪倒在地,他这一跪,田里统统的庄稼汉全数跪倒在地。

刘辩闻言,也只能冷静记下,毕竟蝗灾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成形,只怕是会将大汉根底完整吃干抹净。

“没有你们辛苦奋作,那里来的高官厚禄,那里来的五谷歉收?”

刘辩闻言深觉得然,虫灾的确是东汉末年的首要灾害之一。

“就是那开荒难,守土却轻易,如果军民一心开了地,我们得了好处,却薄待了军士,到时只怕遭殃的还是我们……”

这一下让这群男人有些发楞,天子说了不让跪,却又学不来文人作揖,只要不住地鞠躬施礼。

“臣,曹孟德,三拜九叩。”

刘辩那能犟得过长年劳作的老伯,扑通一下,他又跪进了泥地里。

“这……陛下,如此大功,臣岂敢……”

李老伯说罢,刘辩点了点头。

张让天然不敢怠慢,立即拆封读信。

“快!记下陛下之言!”

他看着洛阳地点的司隶州一时候有些举棋不定。

“陛下,此法虽好,但民气自古难以束缚,不知……”

“陛下,草民不敢啊!”

“但臣所带军资有限,未敢轻动,曾手札与青州太守,然太守虽资军于臣却何如贼徒反攻,合法困顿之时,陛下遣天军至此,以解臣燃眉之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