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婚书[第1页/共2页]
捏着那坚固冰冷的物事,不知何故,红药总感觉有点儿灰头土脸地。
红药怔了怔,旋即客气地一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便是从那一刻起,刘氏这内心便火烧火燎地,偏外头客人一大堆,好轻易方才脱身出来。
那一声响,想必会是很令人痛快的罢。
话虽如此,她这内心却很有点不舒畅。
就在方才拉手时,常氏悄悄塞过来一枚金锭。
想必常氏能够明白。
水阁风凉,有曲声袅袅而来,婉转清越,似能化去这隆冬的炙热。
红药早便想好了遁辞,闻言亦笑:“奴婢这也是赶巧了。原是听闻贵府有个挺大的湖,恰好三殿下又睡着,奴婢一时得了闲,便想着来见地一番,却撞见了慧女人。”
那就是个不幸的孩子。大人的事儿,并不与她相干。
“……奴婢到的时候,四下里空无一人,莫说玩耍的各位小主子了,连个下人都没有。还好奴婢带着的人眼尖,更可巧奴婢带着的人里有精通水性的,若不然哪……”
究竟上,若非为着这件事,四郎的婚事早便定下了,又何至于一向拖到现在,外人还当刘氏挑花了眼,又如何晓得她内心的苦?
说了几句合宜的废话,常氏终是转上正题,笑道:“顾典事,却不知您是如何赶上我们慧娘的?”
刘氏无数次想要毁掉那份婚书,却又始终没法下定决计。
谁来奉告她,究竟该如何安设这个殷巧慧?
哪怕这孩子是个手脚残疾的呢,刘氏咬咬牙,也就认下这个四儿媳了。可恰好地,她天赋便坏了心智,才来的时候每天发疯,几个健妇都按不住,现在虽养得好些了,谁也不知她何时会犯病。
所幸他们家处所大,平静之处甚多,这水阁四周开阔,又离听戏之处不远,正合攻守兼备之意,刘氏便叫人安插起来,也算是个说话之处。
“启禀老夫人,大夫人像是返来了。”半启的门扇外,忽地传来小丫环轻微的语声。
心智出缺,这但是大症候,几近划一于没法受孕。
到底是宫中女官,一行一止风雅得体不说,这一份利落劲儿便极可贵了。
到底如何是好?
【为奴为婢,是没有任何庄严可言的】
现在的她,面色委实说不上都雅。
但是,脑筋里清楚,这内心却一定能转过弯儿来。
但是,一向拖着也不是体例。
人无信不立。
退一万步说,即便她狠心认下这门婚事,再让老四纳几房妾室,生下安康的庶子,那么,殷巧慧这个主母,又拿甚么去赛过这些妾室?
这三年间,刘氏常常思及此事,便觉无穷烦难。
但是,再一转念,想起那双干清干净的眼睛、那软软糯糯的孩子气的语声,刘氏却又总会心软。
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叹当中。
民气老是易变。
现在的感受,便是庄严被踩踏的感受么?
常氏见状,心下倒也有几分感慨:
座上的锦垫亦是临时拿来的,远不及她常用的湘妃竹那般风凉,然事急从权,也只好先姑息着了。
刘氏略略挪动了一下(身子。
她又没傻,干吗跟钱过不去啊?
这钱来得干清干净,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拿点儿钱如何了?与其丢水里听响儿,不如买点好吃的。
虽则殷家的婚书已然被那场大火烧毁了,可国公爷手头的婚书却还在。
找了好些大夫来瞧,都说了,这类病没的治,且还会传给孩子。
常氏自是明白了。
她缓缓动摇手中纨扇,眉头轻锁。
她重又拿起扇子扇着风。
殷巧慧连最根基的自保才气都没有,而国公府四夫人的名号,又足以令最软弱的绵羊,变成吃人的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