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泥淖(二合一)[第3页/共4页]
固然她必定,那少年必然是刘瘸子。
康寿薇便是这类人。
而阿谁偶遇的少年,便是她惊骇的最大本源。
而陛下竟也附和隧道:“是啊,这孩子怪不幸的,给她提个等,让她多攒点贴己。”
这不该该啊?
究竟上,这位康姑姑一向对红杏颇多顾忌,等闲不肯招惹。
她这条小命,是不是已然走到了头?
便在这慌乱中,东平郡王妃朱氏的寿辰,便到了面前。
“快拿着换上罢。”康寿薇将衣裙予了她,那厢便有个王府的婆子走来,瞧着像是个粗使扫地的,一脸地局促,过来便蹲身行了个礼,扎煞着两手站着,手足无措的模样。
红药已经升为三等宫女了。
先是在回宫的路上,潘体乾强即将一枚花钗卖给了她,来由是那钗子被红药弄丢了一支,配不成对,只能由她自个儿留下,因怕她内心过意不去,便让她费钱买。
不消说,她当日自建昭帝处得来的赏钱,一下子全都折了出来,且还倒贴了她好些梯己钱,才算凑齐那二十两。
红药对此嗤之以鼻,却也无可何如。
宿世时,她倒确曾传闻过潘体乾鄙吝之传闻,彼时她并不信赖,直到现在亲眼目睹,才知其人之小器,比传闻更甚。
当时全部六宫都颤动了好嘛。
从那天起,她的好日子便到了头。
看来,平白掏钱买了个大花蓝,令潘提督非常肉痛,便借口红药弄丢花钗,强买强卖,把花去的银子又拿了返来,且还赚了好几倍。
若非亲眼所见,红药是决然不会往她身上想的。
却本来,她也有给人下绊子的时候。
于红药而言,这也不过闲话罢了,此际她最头疼的,还是裙子。
或者不如说,是不敢去想。
阖宫几十号人,偏就她一个被陛下瞧中了,你说气不气人?
随大队人马自中门而入,淑妃娘娘在朱氏的亲身相陪下,去了燕息的“云林馆”略坐,与王妃并几位女人烤火吃茶,闲话家长。
这么些个光荣加诸于身,你说说看,人家不对于你对于谁?
应当还在宫外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吧。
但是,谁教她“交运”呢?
说到底,她并非话本子里智勇双全的女主。
最可气的是,拿着那压手的银子,潘体乾竟然还用一种非常难堪的语气道:“实在这钗子本来是整四十两的,本官顾恤你年纪小,没那么些钱,便折半予了你,那大花蓝你也趁便一并拿走罢,本官用不着。”
一副忍痛割爱的语气。
话本子里管这叫“炮灰”。
一时康寿薇公然寻来了一身宫衣,也不知是几年前的格式,青裙上还绣了几朵梅花,倒是比红药身上这件还都雅。
从那一日起,康寿薇对红药的态度,便有了很大的窜改。
当然,陛下到底说了些甚么,康寿薇并不得而知。
并未曾供出红杏来。
当然,不能明着欺,悄悄脱手也就是了。
实在,淑妃说这话时,康寿薇也在场,可她偏要让红药本身说出来,谓之谨慎,谓之奸刁,端看你如何去想。
仪仗里多出来好几辆马车,装满了建昭帝的犒赏。
本日随行的除了她,也就康寿薇、麻喜慈等几个白叟,连红嫣都没来,更不要说红杏、芳苓她们了。
连跟出门的机遇都没有,红杏却还要千辛万苦把别人裙子弄脏,何必来哉?
总之,若无实际的好处,她毫不会发落红药与红杏中的任何一个,反倒要两端卖好赚情面。
总归归去后寻机报还畴昔,也就罢了,想来康寿薇也不至于为着这点小事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