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罢[第1页/共2页]
笑骂一声,他便又冲利亨挤眼儿,那意义是“我替你报仇了吧”,惹得利亨直乐,头点得像小鸡啄米,眼泪都晃干了,内心头甭提多对劲了。
可我长得挺都雅的啊。
语罢,自袖中取出两个银角子,一人一个予了他们,又悄悄摸了摸利亨的小脑袋,和声道:“家去罢,跟你们爹娘好生吃顿饭。”
不是他自夸,实在是他金元贞就是他们老金家最都雅的崽。
这话说很多好听,比那“寿比南山不老松”可顺溜多了。
只再一转念,她又微觉不虞,蹙眉道:“这小子花花心机倒多,方才在哀家面前倒装诚恳。”
罢了,他这儿胡思乱想甚么呢?人家但是皇室宗亲,说不得这就是人家的天赋异禀呢。
他总感觉脑门上有个坑,没准儿就是被他大哥生生打出来的。
见他小大人似地,徐玠更加好笑,在他脑瓜顶上弹了个脑崩儿,歪嘴笑道:“爷要去会相好儿的,你们跟着碍事。”
李进忠没敢接茬。
不露陈迹地便将一记马屁奉上,拍得李太后甚是舒坦。
会变笨的。
李太后也并非要问他的意义,出了会儿神,面色便垂垂淡了下去:“这小子倒也夺目,想必早有了主张,若强按着他的头,反委曲了我的乖乖娇儿。”
他这么都雅、这么聪明懂事,爷如何老是瞧不上呢。
主子还不是最喜好俺?
李进忠这下连脑袋都不敢抬了。
元贞、利亨便是不久前他向东平郡王讨来的金家的两个小子,本来就叫金大、金二,徐玠嫌太土气,便照着六十四卦给改了名儿。
待他语罢,太后娘娘便蹙起了眉,很久后,方缓声道:“这般看来,这孩子本来也不大合适。”
也不知是不舍旧仆,还是要撤销此前的念想。
“罢了,罢了,哀家也就剩下你们这几个了,如何着也得留着不是?”她叹了口气,渐渐摇了点头。
一起去得东华门,李进忠讨来笔墨,徐玠细细写满了一页尺幅,交由李进忠袖着,方才辞去。
因四下再无旁人,李进忠便也未作坦白,先将条陈呈上,复又将方才之事备细说了,特别那金钗落地前后诸事,包含徐玠的神情,皆说得格外细心。
长得都雅有甚么用?
还是老诚恳实比较合适他。
他想着,不自发地挺了挺小胸脯,下巴也举高了,以让徐玠看清他都雅的脸。
有了这句话,此事便算揭过了,太后娘娘今后应是不会再提。
正想着,脑袋上忽一痛,却本来是徐玠一巴掌拍了过来:“小鬼头!”
李进忠便拿袖子擦了擦额角,一脸地苦笑:“娘娘就别难堪老奴了,老奴还想多活上几十年奉养您白叟家呢。”
李进忠闻言,再度擦了把额头盗汗。
嗯,公然不愧为徐五爷,事儿办得就是标致,比他爹可晓事多了。
她原也不过想拉孙家一把,只现在看来,一则孙月娇小门小户的,实在拿不脱手,二来,她那堂姐的心也未免太大了些,畴前就是个心高气傲的,现在临到老来,脾气竟是更胜。
开打趣,太后娘娘这是想给她娘家亲眷找臂膀呢,这话说到头儿,便能扯上外戚,这岂是他一个老寺人能置喙的。
忆及此前孙月娇害羞带怯的神情,李太后又生出一丝腻烦。
“五爷这主张好。”他躬腰语道,却并未曾发觉,他对徐玠的态度已比先前恭敬了很多。
“李公公说那里的话,此乃我当作的,倒是要有劳您跑腿。”徐玠含笑说道,上前虚扶了李进忠一把,衣袖相触的刹时,一个锦囊便塞进了对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