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领主“专利”(下)[第2页/共2页]
齐策插话:“主上,这个题目且放一放吧——各国君主以及领主,都未曾公布近似条则,我们还是等等看,等他们公布了,我们再跟上学,也不迟啊。”
第五策,匡其急——指敬养白叟,收养孤儿,布施鳏寡,体贴疾病,吊问丧祸,这叫做救人之危急;
赵武把手指向东比划,指导着“甲氏”这个地名又问:“这是谁的领地?”
赵城之南是“扬”——数百年前,周王的弟弟王子带招引“扬、拒、泉、皋、伊、洛”的戎人同伐京师,攻入王城,焚其东门,导致西周灭亡,期间进入了东周——以后晋国再三尽力,终究毁灭了“扬”的戎人,随后,扬这块地盘成为郤氏封地之一。
第四策,宽其政——指减免租税,轻征捐赋,宽简刑法,赦免轻罪,宽恕小过,这叫做宽松的政治;
赵武想了一下,又问:“我筹办开辟山林,东郭离,你有没有体例在都城找见一些店铺,我好发卖赵地的货色……”
赵武听完,摸着下巴问:“先说第一策,我们领地内可有未开垦的地盘?”
“州蒲”这个名字说了然蒲城的归属。“州”是指都城以外的县城。
也就是说,赵城向北是国君的领地,不能触碰;向南是三郤的领地,不敢招惹。
第二策,输以财……按现在的话说:这叫给百姓运送财物,送给人们投资创业的启动资金,期间的细节还包含:广开财路,清算库存,构筑门路,便当贸易等。
“南北方向没有生长余地了,只要东西方向了……这是甚么处所?”赵武指着西部一个都会问。
赵武很迷惑:“我的山林,我不让别人砍,如何就算不仁了?”
齐策顿时鼓掌:“这是管仲治国六策中的第二策——输以财。不错不错,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在都城四周逐步渗入,并且拜托东郭‘国人(国人,相称于百姓,在春秋期间的意义是市民、自在民)’出售我们的商品,其别人即便有不满,也不敢触怒国人。”
师偃脸红脖子粗,憋出两个字来:“不仁!”
齐策顿时点点头,站起来边踱步边先容。
第三策,遗以利——指疏浚积水,打通河道,补缀水沟,制作桥梁,这叫做给百姓供应便当;
师偃说:“主上如果有这类设法,或答应以谅解——如许的话,我们要把事理跟百姓讲清楚……不过,赵地的山林固然属于主上,可也属于赵地百姓,凡是主上有赢利,是不是也考虑分点利润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