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上)[第2页/共3页]
昊元160年(公元前316年),在征服了亚德里亚海东岸后,亚历山大的目光移向西西里岛的北部,亚平宁半岛上的另一个强国,罗马。
作者先容:
……
在征服了罗马和全部亚平宁半岛后,亚历山大还想要持续超出阿尔卑斯山,去征服高卢,或者持续打造水兵,完整降服迦太基人,但翌年,昊元163年(公元前313年),亚历山大突发疾病,回到马其顿后就病逝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早在昊元前400年,腓尼基人就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建立了殖民都会迦太基,跟着腓尼根基土的沦亡,迦太基就开端生长起来,节制了北非沿岸,又占据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四周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成为西地中海的强国,他们是希腊人最强大的合作者,几百年世纪里纷争不竭。
昊元149年,在效仿波斯轨制,建立了埃及、亚细亚、叙利亚、推罗四个郡后,亚历山大回到了马其顿,固然没能全数获得波斯的遗产,但他仍然带回了数不尽的财产,但是他的征服欲望仍未满足,或许就像秦惠文王写给他的那封信里鼓动的一样:“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天下吧。
第一卷前半部分扼要追溯了马其顿第一王国的汗青,报告佩尔狄卡斯一世如何带领马其顿人迁徙,后代的国王们如何征服色雷斯人,构成初期国度,在希波战役中凭借于波斯。
昊元607――613年,他被曾在克里特岛担负总督等职。昊元623年,他在雅典被选为在朝官。退出政坛后,阿里安回到故里,用心著作。他平生的著作非常遍及,触及汗青、哲学、军事、地理等等,比方《师闻述录》、《俾斯尼亚史》、《大秦的东方》、《大楚与印度》、《论打猎》、《迦太基纪行》等等,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要《亚历山大帝国史》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既是他平生著作中最闻名的一部,也是当代传播下来的几种有关亚历山大帝国汗青著作中比较好的一种。
次年,将父亲的死归咎于波斯人,同时罢了火急需求了偿债务的亚历山大组建起一支由3万步兵、5000马队构成的东征军,在第二年初春度过赫沦斯滂海峡,开端了汗青性的征程。
在阿里安的笔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在格拉尼库斯、伊苏斯,一场又一场的大胜理击败了波斯人,然后又南下占据了叙利亚和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身勘查设想,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间,做为他巨大战绩的记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呼。
……
阿里安出身贵族,自幼受过杰出的教诲,是雅典斯多噶学派(禁欲主义)哲学家艾皮克提塔斯的门生,年青时曾赴迦太基帝国的罗马城学习哲学,也游历过大秦埃及行省。
以后,阿里安又笔锋一转,描述了亚历山大的新仇敌:秦。秦惠文王赵驷与亚历山大本是盟友,却因为分赃不均而翻脸,占据了下亚细亚的希腊人和占据了波斯的秦人都想获得两河,终究是秦人行动更快一步。
这时候的东地中海已经美满是希腊人的天下,起初希腊诸城邦的各个殖民地都从命于亚历山大的号令,而在西地中海,有两个正在崛起的强国,别离是迦太基和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