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我鲜虞国向天军乞降[第1页/共2页]
当然,在投降之前,城里也经历了一场血战。一些不降派,约有百十人被欲投降的人给杀掉了,而后才有的献城投降。
劝降书上的信息是如许的:本日发80惊天雷;明日发400惊天雷,10枚酸腐天火;若仍未降,后日发3000惊天雷,100枚酸腐天火!若仍不降,第四日发1000枚酸腐天火,可使城内生灵无一可活命!!!降者可执白旗免死!
新军说到做到,第二日,真的向城内射出了400枚炮弹。并于入夜前,在西北角投入10个硫磺火球。
如此骇人的玩意儿,又颠末一年多的以讹传讹,使鲜虞国的人对其非常惊骇。新军要的就是他们对这东西的惊骇。
新市就是另一天下的正定,这里就是鲜虞国的都城。
好的是,新军提早做好了预案,在每个城门处都有2000新军随时待命,但又在东北,西北和西南角各有1000马队,随时变更。为甚么东南角没有?因为那边是下风向,并且新军也没有多余的兵了。
有了智囊蹇叔的帮手,新军还是遵循先前劝降东桓城的体例。只不过每个城门处变成了四个金蟾,共20个金蟾面向着都城新市的大门。
现在新军有一万多人,对于攻打一座城池来讲,压力并不大,以是便在四个城门上各堆了2000人。残剩的人,则去四周打各小堆积点的打草谷了。
新军在每个城门口都架上了两个金蟾,一共八个。这玩意的瘆人之处,在客岁夏季,打击鼓国时,这些白狄们就已经见地过了。
“我鲜虞国向天军乞降,求天军宽恕我鲜虞子民。”
因环境有变,驻守西门和北门的新军,马上扑灭了几枚窜天猴,收回了救济信号,就近的马队马上前去声援。
投降是预猜中的,突围也是预猜中的,但是没想到会同时产生。
本身还是从速识时务吧,新军连齐侯都能俘虏,天下另有谁能是他们的敌手。
两轮火箭筒射出,然后便是弓弩手的箭雨。两轮火箭筒就使很多的鲜虞人跪地投降,但仍有人冲到了新军阵前,要与新军死战。
但现在的环境是,投降的鲜虞人是真的,突围的鲜虞人也是真的。
提早投降的肥国,那一岁的国君也得善终,且把王宫的财贿都搬走了,新军也没涓滴禁止。
在都城新市,其常驻人丁应在两万人摆布。但获得新军包抄东桓的动静以后,周边聚落的人全都涌进了都城,使这内里的人数一度达到了三万五千摆布。
鲜虞氏神驰诸夏文明,向诸夏学习耕耘、礼节、官制,几百年来还学了个四不像,还不如直接变成中原人,实现鲜虞氏百年的胡想。
果不其然,在第二日一早,东垣城便城门敞开,邑大夫率众投降。
终究的成果是,新军很快节制了西、北突围的鲜虞人,能逃掉的人少之又少。前面出城的人,看到前面跪地的和灭亡的鲜虞人,也便全都跪地投降。
此时,国君宫殿的大门是翻开的,见到新兵到来,鲜虞王亲手捧着印玺,向白驷投降,他身后跪着的是鲜虞国官员及他的老婆亲眷。
根基上鲜虞国半数的人丁,全都堆积在都城新市中。如果将这新市拿下,这鲜虞国根基上也算亡了。
驻守东门和南门的新军,也各调出了5000精锐马队,前去声援就近的城门。
新军们此次另有了新的设备,三弓床弩,这弩是装在战车上的,作战目标之一是超远间隔狙杀仇敌,另一个便是向城内披发传单。
这鲜虞国君并不傻,前面有甲氏、肥国和鼓国的例子在那边摆着,与新国仇深的甲氏根基男女皆不留;半路投降的鼓国,国君还能得个善终,残剩的鼓人也没做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