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义军[第2页/共2页]
王棠是乌龙镇人氏,出身费事家庭,军中的官职是小校,是靠着军功一步一步渐渐升上来的,因为他的出身,更与兵士同甘共苦,从不剥削兵士那点不幸的军饷,从而博得了兵士的尊敬。
至此,这场持续数月的世纪之战就此结束。
武官固然威风,但要说到捞油水,却没法跟文官比,他们除了兵戈的时候乘机祸害一方的百姓,平时就只能吃空饷,各级军官层层剥削兵士的军饷。
只几天的时候,王棠就率众攻占了五六座县城,兵力更是达到了吓人的二十万之众,乃至另有一支近五千人的马队军队。
中肯的说,唐王吉利不能算是昏君,他比他的父亲老唐王还要勤政,胸有开辟国土的弘愿,只不过生性多疑,急功近利罢了,最多只能归属为中庸之列。
他是带领兵士讨饷的带头大哥之一,长官的卑劣的态度令兵士愤概,强势弹压更形成十数名流兵伤亡,终究激起兵变,气愤的兵士杀死了那些平时剥削他们军饷的军官和县令,砸抢官仓。
与秦帝国之间的战役固然停息,但仍有二十万雄师围困着平墉险关,每天的物质耗损就是一笔惊人的数量。光是征集粮草等军用物质已经让那些富有的地主乡绅叫苦连天,老百姓更不消说了,民怨载道。
引暴民变事件的却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兵。
这环境一向持续了好几个月,贫苦百姓更是惨到卖儿卖女,啃树皮,乃至产生吃人肉的征象。
帝国全境动乱不安,这下,唐王吉利慌了,仓猝命令远在周帝国建康城休整的二十万雄师顿时返国平叛,同时命围困平塘险关的韩瑞抽调兵力,剿除义兵。
从戎卖力的钱都没法养家,兵士的不满已到了发作的边沿,数百本地的兵士嚷嚷着找长官讨要拖欠的半年的军饷,却遭到弹压,死伤十数人,终究激起兵士的滔天肝火,群起而攻,杀死了军官。
部下的大臣眼中只要各自的好处,底子不顾百姓的死活,全部官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开逐步腐朽崩坏,苛政之下的贫苦老百姓已对朝廷生出激烈的不满。
能够说,唐帝国的百姓已经被逼到了死路,所缺的只是一个能够引爆民愤的事件或一个带头人罢了。
朝廷拨发军饷充沛的时候,军官虽剥削兵士们的军饷,但拖饷的时候也仅二三个月,今次的环境有点特别,国库早已空虚,唐王吉利千方百计弄到的一点饷银只能优先拨发给兵戈的军队,没仗打的先欠着,等朝廷有钱了再发。
乌龙山脉阵势险要,是唐帝国东部的天然樊篱,半山腰上有座乌龙岗,岗上筑有一座堡垒要塞,驻兵二千,唐秦帝国开战,乌龙岗要塞的兵力增至五千人,这还不算声援百陌、长川两郡的十几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