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1页/共4页]
闻声颜漪岚没个端庄的话,宁皇后知她内心必是已有决定,因而并不理睬她的戏谑笑言,而是持续道:“虽说凝醉冒犯了国法,但是她一日身为太子妃,就一日还是这后宫里的人,哀家贵为后宫之首,这件事,就交由哀家措置吧。”
“凝醉当初私放池蔚,外人看来是胆小妄为,鄙视国法,但是大臣们心底里都明白,她不过是为了保住长公主的声望,替长公主做了这千古罪人。如此一来,非论哀家和长公主作何决定,他们又如何会有半点贰言呢?”宁皇后知颜漪岚的游移和顾虑,她了然道:“凝醉这么做的启事,天下的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而独独不肯明白的人――是你。”
姜凝醉的衣衫薄弱,惨白的面庞沉浸在阳光照不到的暗淡角落,毫无装潢束缚的长发垂散在腰间,即便站在狼狈不堪的监狱里,她的身影还是冷傲不折,眼里沉默的光淡到了极尽,竟然衍生出一股凛冽到让人不敢直视的力量。
“母后好久未曾过问朝中事件,比来倒是频繁体贴起来。”颜漪岚说着,不动声色地看着宁皇背工里的圣旨,笑道:“不知是否因为儿臣昏庸无能,没法管理好这个国度,以是才引得母后如此忧心国事?”
看出颜漪岚的游移,宁皇后低头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品入口中的茶老是苦味正浓,初入舌尖之时顿觉苦涩难当,过后却又有甜美回味无穷,就如人一样,凡事老是先苦后甜,此中的滋味,只要本身最清楚明白。或许你之苦涩,于她倒是甘露。”
颜漪岚走下凤辇,夜风吹起她如墨的长发随风翻飞,她昂首沉默地看着面前金碧光辉的宫门,久久立足不语。从掖庭狱回到凤仪宫,明显并不算长的路程,却像是耗尽了她统统的力量,仿佛花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太子妃,皇后娘娘有旨。”
长公主闭了闭目,掩住眼里纠结游移的神情,还是对峙顺从:“就算母后格外开恩,又如何能够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夜幕时分,全部皇宫一片沉寂,只要乌鸦安栖在横梳斜长的枝丫之上,嘶哑的嘶叫。
瞥见颜漪岚往着掖庭狱的方向愈行愈远,宁皇后凝神深思了好久,半晌,她才摇了点头,蓦地回过了神来。
颜漪岚当然识得那张圣旨,明黄的绢布上一字不漏记录的满是姜凝醉的罪过,只等着她盖下国印,明日公布天下以后,便是盖棺定论,再没有改口挽回的机遇。姜凝醉会戴罪出宫,卸去昔日的身份职位,今后做一个浅显的女子,过一段浅显却也安闲的人生。
本日书记天下,以儆效尤,咸使闻知。”
“可惜儿臣,并不想再留她在身边......”颜漪岚说这话的时候,目光通俗地搁置在远方,连声音都显得漂渺深幽。“她的这份执念,迟早会害了她。”
颜漪岚的眼神微微眯起,对于宁皇后的不请自来虽不觉讶异,却也决计没有多少欢畅的意味。她的视野落下,看着宁皇背工边的圣旨,脸上的神采跟着忽闪的灯火窜改,显得更加的捉摸不透了。
说着,颜漪岚俄然站起了身,她伸手抓过屏风上的披肩,回身向着宫门外走去,垂垂消逝在了苍茫的夜色里。
听出颜漪岚话里不悦的情感,宁皇后也不在乎,她缓缓地抿了口茶,伸展眉头,道:“长公主的才气哀家自是不必担忧,只是长公主单独肩挑大颜重担太久,哀家实在是于心难安,以是想着,是时候该遴选一些人来替长公主分忧了。”
手里的茶杯微微一颤,颜漪岚的凤眸猛地敛紧,心尖最后尝到一阵暖和回甘,垂垂地这股暖意被随之而来的堵塞感代替,疼痛愈演愈烈,乃至伸展至她的周身四肢,滚烫而疼痛的感受让她如至水火当中,仿若身陷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