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第3页/共3页]
这也是薛衍之事不大紧急,太上皇才有闲心打趣永安帝。永安帝想是也明白太上皇的这一番心机,只得苦笑说道:“平阳的这个儿子,要说聪明聪明,也是有的,要说治国之才,亦有几分。只是这爱热费事的性子实在令人头痛。朕只看他一小我……倒是比太子和青鸟加起来都闹腾。”
以是在诸多大儒们写文章掐架的时候,薛衍凡是都是三箴其口,采纳不闻不问不发言的态度。却没想到他想低调做事,那些人却不肯放过他,只以他是“口语文活动”建议人这一条,常常撰写文章时都要拎他出来骂一骂,其景象的确比当日燕郡王谋逆,在檄文中骂他的环境还要狠恶。
此言一出,平阳长公主与薛绩又惊又喜,实在想不到永安帝竟然如此合人情意。当即躬身谢恩。
鲁国公脾气固执,平素上疆场杀敌,那是每天奔着胜则功名利禄,败则马革裹尸的想头,其人生字典里压根儿就没有服软报歉这一茬。闻听此言,天然不允。不但不允,更是态度放肆卑劣的出言相讥。
永安帝见状,少不得又是一阵好笑。伸手点了点平阳长公主,沉吟半晌,因说道:“因着衍儿鼓捣出的甚么《国子监辩论报》,现在长安城内士子文人皆被牵涉此中。衍儿身为泉源,现在倒是不好再留在长安城内。莫若趁此机遇出去游历一番,也好长长见地。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么。”
他派人盯着这些上奏弹劾他的大臣们,直到这些个大臣们去平康坊或者外室家中的时候,立即告诉了这些大臣的嫡妻去捉、奸。如果没有去平康坊“观察民情”也没有去外室家里厮混的大臣们……薛衍干脆花银子雇人写了好些近似于“包公怒斩陈世美”的话本儿。
此言一出,世人恍然大悟。待深思过味儿来,却又忍不住莞尔一笑,点头大喊薛衍促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