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越之一品公卿》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质疑[第2页/共3页]

说话间一阵浓烈的香气飘过,手中的食材已经烤熟。

魏子期因美意难却,兼之猎奇心作怪,只好伸手接过,细心察看了一番以后,方送入口中,渐渐咀嚼其味道。站在魏子期肩膀上的“白将军”不甘逞强的轻鸣一声,魏子期细不成查的勾了勾嘴角,搓下几粒苞米递给“白将军”。

“它叫白将军。”接话的是坐在劈面的许攸。他笑着开口说道:“没想到你还蛮识货的。小小年纪,竟然识得这上品海东青。”

魏子期又问:“那亩产能有多少?”

薛衍当下便是如此。看着面前萧萧肃肃,开朗清举的男人,薛衍面露赏识,情不自禁的将人重新打量到脚,底子就忘了此人方才的问话。

众将士则纷繁起家,向这端然肃立的男人恭敬的道:“见过魏将军。”

遵循汗青记录,仿佛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叶春的人发明了海鳅船。大船可包容数百人,上有弩楼,用二十四部水车踏动进步,就是最早的轮船的前身。

也有人对薛衍的话将信将疑。盖因这类事情过分希奇,他们此前从未听过。甚么玉米地瓜亩产能达数十石,甚么种子只能种一次而不能留种,不然产量会锐减……人道是耳听为虚目睹为实,他们未曾亲眼所见,也不晓得何谓转基因杂交物种,天然不会信赖这类荒诞之词。

人少则无人耕作,无人耕作则熟田也会变成荒田,朝廷收不上税收,国库空虚则备受掣肘更遑论言及其他。

唯有那名壮硕男人仍旧耿耿于怀。目睹世人都忙着低头尝试玉米地瓜的味道,那壮硕男人不为所动,只是低头寻觅,眼尖的看到薛衍脚下的手拎兜里还留着几块未曾炙烤只筹办给大师煮着吃的玉米,不觉心中暗喜,开口说道:“这里另有几个未曾炙烤过的玉米,不如留其做种耕作一番,来年便晓得其产量如何?”

第四章

那眸光好似寒秋冷月,如同松下清风,只看得薛衍浑身清冷。奉迎似的冲着魏子期笑了笑,薛衍又看了看站在魏子期肩膀上歪着脑袋看过来的玉爪海东青,沉吟半日,开口说道:“我并未去过美洲,只是听那位送给家师玉米地瓜的朋友提及,美洲仿佛是在远隔重海以外的极西之地……”

薛衍想了想,不肯定的说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大抵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产量还是有的吧?”

但是中原多年交战,死伤无数,再加上突厥蛮夷时不时南下劫掳,掠取人丁与财产,导致壮丁更少,就算有朝廷政策鼓励,却没法窜改大褚地广人稀,贫乏人力的窘境。

薛衍虽不是情商多高之人,但对这壮硕男人频频质疑之举也看得清楚。他宿世在剧组中见惯了尔虞我诈,劈面笑语背后使刀的人,因此对壮硕男人明刀明枪的质疑之举不觉得意。只是含笑提点道:“话虽如此,却不知这位将军可懂稼轩之事?会莳植玉米否?”

薛衍遵循后代的影象死力明白的向大师讲授美洲的地点方位,趁便提高一下造海船的知识。

那跟蒋悍比试的壮硕男人更是脱口说道:“这些都是你一家之言,叫我们如何尽信?该不会是你信口胡说的吧?”

魏子期闻言略微皱眉,沉声说道:“军中端方,不得喝酒。”

魏子期见众将士纷繁插言,便不再开口。只是寻了块空石席地而坐。

魏子期看着薛衍行动,沉声反复道:“你方才说这东西产量惊人,亩产能达十石以上,但是实话?”

顿了顿,薛衍又指着地瓜片弥补道:“不过我传闻地瓜的产量更高,一亩种数十石,盛谷二十倍。并且不惧蝗灾。就是晚疫病比较费事,闹不好的话,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根茎就长毒了,会导致颗粒无收。”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