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越之细水长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24章 谢家的吉祥话(八月二十四)[第2页/共4页]

听红枣和陈葛氏说话安然自如地说“我们、家常、刨花水”,全喜娘眼里也不由添了笑意。

陈葛氏依言吸了吸鼻子,情不自禁地立赞道:“香!”转即禁不住问道:“这头油干啥用的,如何这么香?”

但当着这么多人,李满囤又不好和才只七岁的女儿明说这类小伉俪间的私物不该给他看,便只得硬着头皮看了一眼递到面前的匣子。

“光阴无忧愁,绒花四时春 。

八月二十三夙起,谢尚的小厮显荣和振理又来了,李满囤闻讯去客堂,返来又个了红枣一个刻着各种折枝花草的红木匣子。

得了昨儿嫁妆匣子的经验,今儿李满囤是不敢再看匣子里的东西了。

就为一个一套四书那么大点的盒子用八个吹打,李满囤也很佩服。

和王氏到庄门口接人。酬酢过后,李满囤按例把男客请进客堂,女客则由王氏领进主院。

李满囤也是一脸的一言难尽:“可不就送了这么一个盒子吗,也值得十好几个专跑一趟!”

韶华灼灼艳,结发共簪花。”

梳头盒子?屋里几个男人,连同李满囤在内都有些难堪――固然不管高庄村还是青苇村都没有男方下梳头盒子的风俗,但作为过来人,谁年青时没给喜好的女人或者新娶的媳妇送过花儿、果子和鸟毛啥的啊?

李满囤看到那匣子里横三竖四有十二个小格,每个小格里各摆放着一对精美绒花,此中他能熟谙的就有梅花、桃花、牡丹、石榴、荷花、桂花、菊花等好几样,然后不熟谙的又有五六样。

但现在瞧到红枣和她舅奶奶说话的这股子亲热劲儿,全喜娘久无波纹的心可贵的生出了几分喜好――俗话说“一句话把人谈笑,一句话把人说跳”。全喜娘暗想:这李家女人能放下身材哄一个不常见面的穷老太太欢乐,只这份心就可贵了。

李满囤眼角瞥到盒子里有张纸,立即不明就里地惊奇道:“这匣子里另有礼单?我看看都写了啥?”

“啧啧,这谢家人讲究,吉利话跟我们庄户人家常说的不大一样。红枣,这纸你好好收着,没准你进谢家后能用得着!”

红枣……

而刚才那张纸,怕也不是普通的吉利话,不然不会收在匣子里――回过味来的李满囤心虚得鼻尖都出了汗。他抹一把脸,跟着拥戴道:“对,对,红枣从速地把东西收你屋去。你大舅还没用饭呢!”

红枣看她爹出去一趟就拿返来一个红底描金漆雕五彩牡丹和一对白头翁的“繁华白头”新嫁妆匣子,不觉奇特问道:“爹,这吹打来一趟就为送这个嫁妆盒子?”

“以是,这是纸和盒子是一套,都是讨口彩的意义。”

李高地看一族人都看着他,等他先做,实在没法只得上前拱手勉强笑道:“大哥,你咋来了?你看满囤没说,我也不晓得。这个,你家里都还好吧?”

李桃花扶她婆婆出去恰好闻声,也笑道:“红枣,这头油甚么味的,给我也闻闻!”

全喜娘点头道:“有倒是有,就是不大常见!”

这就是没见过的委宛说法了!红枣眨眨眼睛,翻开了盒子。

她们青苇村女人出门多数只是一把木梳和一个竹篦往针线匾子里一塞就完事,就是那顶讲究顶讲究的人家也就多一个装铜镜的木头匣子,她们叫“镜匣”或者“梳头匣子”。

红枣……

一辈子!红枣……

全喜娘平常的走家串户,为人办事自有一套。

全喜娘瞥见匣子里有一个菱花镜、一把木梳、一个竹篦、一个鸭蛋粉、一盒胭脂和一瓶桂花油六样物件,便用心笑道:“李蜜斯,这匣子里有三个粉彩瓶子,您快瞧瞧内里都装了些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