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颜似小七[第2页/共2页]
蓝怡点头,低头打量这个浅显的琴套,谁又能想到这里边是一把希世名琴呢?“先生,绿绮给了我,您另有琴么,蓝怡再替您去寻一把好琴吧?”
虽说琴棋书画乃是当代文人必须之艺,但是村里的义学毕竟前提有限,只能传授孩子们拿笔识字,这四样也只是提提罢了,以是宇儿听过琴,并未真正打仗过琴。
“五弟他服膺先生教诲,日夜苦读不辍。中秀才应是不难。”张平育照实说道。
于伯暴露笑意,知名先生笑着一捋长须,“人需知音,琴更需知音,老夫那日听了你的话,便知此琴又找到了最合适的仆人。”
蓝怡含笑抚摩着二字,悄悄将琴翻过来放好,拨动琴弦,“铮”地一声,琴音雅润,荡开千古光阴,劈面而来。蓝怡仿佛真的看到司马相如盘膝抱琴,弹唱《凤求凰》的场面。
已知知名先生脾气本性的她,天然晓得他已取出此琴,便不会收回,这份情意她再如何惶恐也是要收下的。
<b>
蓝怡见于伯和张平育也是一副忍俊不由的模样,满脸茫然,本身又说错话了?自带着宇儿归家。
义学的黑漆大门封闭,于伯开端煮米做饭,张平育陪着知名先生坐在槐树下饮茶,“恩师,我这小师妹,倒很合您的口味。”
于伯上前,“先生,饭做得了。”
是了,是小七!
蓝怡当真打量宇儿的五官,越看越感觉宇儿与小七有几分类似之处,不由悄悄称奇。
“平育,在北沟村,为师只是一名平常的教书夫子,你也跟着蓝怡唤老夫平生‘先生’吧。”知名先生说完,抬眸望向悠悠白云,“若论琴技,蓝怡自不及他们兄弟二人。但若论琴道,二人不及蓝怡。且这类差异来源于表情,不是他们想追就能追上的。”
“此言不差,平升乃是你们六人中,最勤奋读书的一个,可惜贰表情未开,不免拘泥于圣贤之书,中秀才手到擒来,若想落第,怕是还学磨砺。”知名先生点头,“不过,你们六人中,如果有人能落第,除田止外,非他莫属。你归去奉告平升,如有迷惑,尽管传雁与老夫便是。”
知名先生微微点头,“蓝怡乃是一块未经砥砺的璞玉,虽不精琴棋书画,但在很多方面,犹胜为师。”
蓝怡谨慎的将绿绮翻过来,分歧于泰初遗音和飞泉,绿绮的龙池内只用张扬的草书,刻了“绿绮”二字,除此以外,再无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