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福星女吉日降生,徐鸿达喜中秀才[第4页/共5页]
徐老娘就看不上儿子把心机都放在媳妇身上这个模样,撇了撇嘴:“当时大妞她娘生大妞的时候还费了一天一夜的劲儿呢,生孩子哪有那么快的!”
徐婆子叹了口气,拉着王婆子手:“我那亲家那里都好,就眼神不好,把闺女和产业拜托给这类狼心狗肺的人!当初我就劝他,多佃几亩地先种着,几年也就攒出买地的钱了,在家那里就活不下去了?非不听,非得出去得瑟,这下好了吧,家也没了,闺女也被卖了。这幸亏兰花命好,被卖到知府大人家,当蜜斯似的养大,如果卖到旁的处所,我看我那亲家死的安宁不!”
徐家在这南家村也算是大户人家了,徐家打老太爷那辈起就有个五六十亩地的产业,家里便送了老太爷去读书,考了二十来年到四十岁上方才中了秀才,他自知没有读书的天禀,干脆放弃了科考,在家里开了个私塾给村里的孩子发蒙。老太爷只要一独子,一看书就打打盹,但是幸亏是个无能的,娶得老婆就是现在的徐老娘也是攒钱的一把妙手,伉俪两个辛苦大半辈子,也攒下了百十亩地的家业,可谓是村里的财主了。徐老娘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徐鸿翼、二儿子徐鸿达、三儿子徐鸿飞都跟祖父读过书,只是徐鸿翼也不是读书的料,按他祖父的话说就是:和他爹一样的榆木疙瘩;三郎徐鸿飞倒是聪慧,只是坐不住板凳,不是个刻苦的孩子。倒是徐鸿达不但脑筋矫捷还肯勤奋,三岁就能背下千字文,四岁就开端读三字经了,五岁正式到私塾去读书,学些《四书》、《孝经》、《太极图说》之类的,不到十九岁就成了生员。
送走了道贺的邻居,徐老娘一拍脑袋:“看我这个胡涂的,忘了你奉告爷爷和你爹一声了。”又赶紧带着三个儿子去上香。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嘭……”徐鸿飞在大门口点起了挂鞭和二踢脚,徐老娘赶紧将孩子递给大儿媳妇,叮嘱她:“你在屋里照看你弟妇妇。”又瞄见了站在一边的大妞,可贵和颜悦色了一把:“好生和你大伯娘在屋里呆着,别出去乱跑。”便叫着二儿子仓促到大门外,等候乡亲来贺。
徐老娘不知详情,只晓得兰芷将知府太太和蜜斯服侍的极好,以是知府太太打发陪房的儿子、儿媳带了小厮抬了十六台嫁奁送兰芷回籍嫁人。乡亲们看那满铛铛的嫁奁眼馋的不得了,纷繁上门提亲,连徐老娘也去了,却不料兰芷谁也没应。厥后也不知徐鸿达去和兰芷嘀咕了甚么,兰芷这才应了徐家的婚事。
徐老娘从灶上盛了一大碗鸡汤放了两个鸡腿在碗里递给大儿媳妇:“给你弟妇妇送去,让她都吃了好下奶。”王氏应了一声,又拿了个碗装了两个煮鸡蛋一起端去给宁氏。徐老娘回身出来远远地瞅见宁兰芷的堂叔宁老二一家子小我摇扭捏摆的来了,顿时恨的牙根痒痒:“他家倒有脸来吃酒。”
“可不是,当初徐老太爷也是咱村里独一的秀才呢!”
却不料醉酒心烦的他出来透气,一眼瞧见了她,眼神顿时有些痴了,喃喃地叫了声“望舒”就上前将她抱在怀里,兰芷至今犹记当时本身内心的绝望,却挣扎也不敢挣扎,求救也不敢求救。
徐鸿达正色道:“娘,那是宁氏的陪嫁,再值银子也是她的东西!再说宁氏此时又是早产,万一有个甚么,可叫儿子如何活?”
屋里世人也满脸忧色,产婆李婆子凑趣说:“恭喜老安人啦,您好福分,养个秀才公儿子哩!”又怕本身喜钱不敷,忙又把孩子往前抱了抱:“这丫头是个福分孩子,一下生就有这等丧事传来,可见是个命旺的。达哥媳妇先着花后成果,有这个命旺的孩子在前头带着,保准三年抱俩大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