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几件大事[第2页/共4页]
剩下的丫环,宁氏留了两个,徐婆子主动帮手起名:“一个叫石榴,一个叫葡萄。”这心机昭然若揭,直白的都不消猜。
宁氏忙说:“娘住着这正院,我和鸿达在左配房,让青青和朱朱住右配房。等三嫂子一家来了,叫她带着那群做胭脂的丫头住后罩房就是了。”
宁氏忙给他端来一向温着的茶饭,徐鸿达三口两口吃了,又和宁氏说:“就在山脚下不远,平常从县学家来也路过。不过里头确切略大些,你怀了身子劳累不得,不如趁机采买几个婆子丫头的使。”
宁氏闻言也满脸笑容:“借娘吉言。”
青青跪在娘娘殿的蒲团上,趁着徐婆子祷告两个儿媳妇一举得男的时候,青青也公开祈求送子娘娘和三霄娘娘:奉求娘娘们给沣水村的大娘大婶们托个梦,就说我大伯娘和我娘怀的孩子是娘娘送的,实在与我和我无关!我真的不想让人感觉抱一抱我就能有身啊。
两小我逛了一圈回到正房,宁氏和朱朱两人正坐在一张红漆环板围子罗汉床上吃蜜水呢,见徐婆子出去,赶紧下来,帮她解了内里的大棉袄:“园子里冷吧。”
既商讨定了,徐婆子就带着青青吃了三天素食,又焚香沐浴,换了洁净衣裳,方才往聚仙观去。
青青一愣,还觉得祖母真要拜她,刚要推拒一番,究竟却证明她想多了,徐婆子拽着她一股风似的往园子里跑,都快把青青累趴下了才到徐鸿达的书房。
王母娘娘:……熊孩子!
“好!”徐鸿达满眼温情地接太小女儿的礼品,挂在了脖子上,摸了摸她的头,又叮嘱朱朱:“照顾好你祖母和娘!”又深深地看了宁氏一眼,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
宁氏这边盘点了嫁奁都封箱装好,平常用的都造册装箱,清算了三天赋弄利索了,叫了几辆车,拉着满满铛铛的东西往阳岭山驶去……
两人商讨了,又叫了口碑比较好的一个姓王的人牙子来,那王婆子一出去就笑:“奶奶找我再错不了,我手里的丫头都聪明着呢。”又朝徐鸿达行了个礼,“这位是读书的老爷,也该买两个书童才是。来往有个传话的人不说,等进京赶考使也有个使唤的人。”
徐婆子点了点头,说着就去摸袖子里的暗袋:“就这么着,如果银子不敷,娘这有。”
青青说:“那花在别人家没用,在咱家可华侈不了,让娘采了做胭脂使。那水池也不能空着,等气候暖了都养上螃蟹。”青青想起大闸蟹的味道来不由吞了吞口水:“我就客岁跟爹出去才吃过一回,爹吝啬,就给我吃了两口。”
青青:……
“不是!不是!”徐婆子摆了摆手,喘匀了气将青青抱起来塞徐鸿达怀里:“从速,抱一刻钟,准能考中!”
徐鸿达一一记下了去问宁氏,宁氏笑道:“阳岭山下就很好,那边寂静不说,半山腰上就是县学,来往也便利。”
略微等了半晌,徐婆子那边看中了两个,正在踌躇不决。宁氏畴昔一问,徐婆子说:“这个做的菜隧道,手脚也利索,不华侈东西;阿谁做的菜色我没吃过,偏还很顺口,吃了还想吃,就是她家有一个男人也得一起签契才肯。”
泰山娘娘、海神娘娘、偷偷看了王母娘娘一眼:……
文昌帝君:……
青青:文昌帝君,保佑我爹考上举人!
徐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