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徐鸿达中举[第1页/共3页]
说话间,徐鸿达带着礼品上门求见,吴先生见他先恭喜了一番,又拿起刚才的话说:“你运道是有,可三试的五道题答的实在浅显,可见根柢还是陋劣了些。你此次虽幸运中了举人,可会试上就不见得能有这份荣幸了。”
听着罗响鞭炮声都出来瞧热烈的邻居见状纷繁上前道贺,宁氏忙把备好的喜糖分给邻居,又拿红封给报子,请他们来前厅坐。热烈间,二报、三报也来了,宁氏撒出去了五六两银子的赏钱也不感觉心疼,只感觉满心高兴。
是以不但县学、州府的学子,连外省的也有来拜访的文道人的,不过几百人也才气出来一两人罢了,短的一炷香时候就出来,多的能在里头呆半天。只是非论时候是非,出来听过文道人教诲的学子无一例外的都考中了进士。
徐婆子“嗷”的一声,抱住徐鸿达就哭了起来:“儿啊,你可对得起咱徐家的祖宗了,灿烂门楣啊。”
徐鸿达内心也是有抱负的,天然不肯副榜了事,如何也得等三年再博一会,考上正榜的举人,上京会试才行。
徐鸿达颤抖动手接过捷报,连看三回方才抬开端,眼里另有一抹茫然:“我真的中了!”
徐婆子笑着笑着哎呦一声就哭了出来:“中了啊,我儿中了啊,快放鞭炮,我得烧纸奉告祖宗去。”
徐鸿达在县学读书,离聚仙观不过两刻钟的路程,差未几三五天就来试一次运气,只是文羽士人从没召他出来过,一向被孺子挡在院外。
徐婆子闻声内里传来的罗声,再顾不得听儿子多说,拽着儿子往外走:“从速出去瞧瞧看是不是来咱家。”宁氏也坐不住了,扶住石榴的手说:“扶我也去看看。”
“正榜五十六名?”徐鸿达一脸懵逼,“你看错榜单了吧!”
“如何会看错了呢?”侍笔急了,任何人不能歪曲他的专业素养,就是二爷也不可:“我早两个月就每天认爷的姓名、户籍这些字,再不会错的。”
徐鸿达见状摇了点头,感喟了一声:“是我不争气。”
跟着徐婆子沉着下来,小小的前厅一时候寂静了,镇静、焦心、担忧几种情感交叉在一起,统统人都感觉时候过的有些慢。
小剧院1:
吴先生:不能啊,今上最恨考场舞弊,每次乡试前都临时抽调翰林的、布政司的官员任主考官,更别说另有从按察司出来的监试官,哪个敢舞弊?这些考官到咱省里,别说徐鸿达了,就是咱院长都见不到主考官一面。
徐鸿达倒是淡定,拿着茶杯喝茶,还劝他娘:“我学问不到,此次恐怕让娘绝望了。”
吴先生:这王天宁对答的比徐鸿达还要好,都落副榜去了,徐鸿达如何上了正榜呢?
徐鸿达见老娘往出冲赶紧一把抱住她:“娘!娘!等等!等等!等报喜的人来了再放炮!万一侍笔看错了呢!”
头几年也没人重视到这几个道长,只要聚仙观观主长明道人每月来拜见一次,偶然能进,偶然却被孺子请返来了。县学的李院长和长明道人熟悉,总听他提起四位道长,言语间很有推许之意,便也跟着来了一次。
娘俩一个喜极而泣一个满脸纠结,宁氏抱着肚子一会喜一会忧,喜得是丈夫中了举人,忧的是若真是侍笔看错了,那婆母可否受得了这打击;相公可否经得住这内心的落差?
徐鸿达忙躬身道:“先生说的是,门生知学问陋劣,此次落第实属幸运。此番前来也正想和教员商讨,门生临时先不插手来岁会试,在家苦读三年再赴京招考。”
李院长何人,两榜进士,先皇钦赐进士落第,翰林出身,更是任过量年的国子监祭酒,后又在正二品官位上告老回籍,乃是真正的学行卓异之名儒。连他都推许至极,且以古稀之龄多次上门拜访的人物岂是凡人?传闻连今上也招拢过他,只是文道人以喜好闲云野鹤的糊口给推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