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第1页/共2页]
所谓家里有粮内心不慌,季歌了了桩苦衷,笑的更高兴了。“好。”
见这两人都没搭话,常婶子觉的没劲,骑着驴子就走了,也有二个月没回家了,归心似箭啊。
“大嫂。”三郎伸手拉了拉季歌的衣角,吵嘴清楚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她。“故事,讲故事。”他特别爱听小故事,总会听的好当真。
粮食!季歌愣了会,欢乐的转进屋里,拿了伞就往外冲。“真是感谢婶子,费事你了。”
刘二郎打着伞从小河边返来,远远的瞥见大嫂的身影,他加快了步子。“常婶子。”说着,走到了季歌身边,轻松的拎过一袋子糙米,谨慎的护在怀里。
刘二郎点头应着,顺着屋檐大步往隔壁屋走。
“不消了不消了,我从柳儿屯返来,你娘家大嫂让我捎半袋子糙米过来,并着一点苞米。你撑个伞下来拿拿,我还赶着回家,就不上去坐了。”那婶子利利索索的把话交代了一遍。顿了顿,她又说。“你娘家大嫂怀娃了,才发明没两天,她让我带话给你,她在那边过的挺好。”
“我去!”季歌想都没有想就应了。她早就想出山看看,就是一小我她不敢出山。
至于缺粮的题目,大不了费钱买些,到现在为止,米仓已经满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花百来文钱也就够了,山里的糙米便宜,普通四文一斤,熟人是三文,不过,如许的话,最后还得搭点吃物在内里。
“好。”季歌做了个深呼吸,收起重重思路。
很陌生的声音,季歌穿好鞋子,大步走到屋檐下,往路上一瞧,确切不熟谙。“在呢,这位婶子有事吗?飘着雨呢,屋里坐会?”
要出这深山沟,脚程再快也得三个时候摆布,翻过大大小小的山,过好几个村落,才气见到景河镇。镇里的人丁挺麋集,来交常常的甚是热烈拥堵。
“大郎媳妇。在不在屋里。”
次日一早,季歌不但筹措好了早餐,连午餐都一并做好了,吃的时候放锅里热一下就行,她把熏好的四斤火焙鱼用竹筒装好,想了想,数了一百五十文钱拿在手里,出门前,跟二郎交代了几句,拉着二朵和双胞胎叮咛了一番,时候差未几了,背上小竹蒌去了花大娘家,与她一道往福伯家走。
加油!季歌!
花大娘早早的就往刘家来了,刚进屋未落坐就说。“大郎媳妇,你顺伯和福伯明天出山卖粮,他们两家都有牛,你去不去?”
这几天下雨,卖买是做不成,家里堆了两斤多的火焙鱼,季歌也看的开,这鱼营养挺足,卖不出去也罢,留着夏季里自家吃,那会恰好大郎也返来了,一年大部分时候都在内里做工,返来了也该吃点好的养养身子骨。
刚进十月,雨总算停了,出了暖暖的太阳。
“行,我去说声,你福伯家不但有头牛,另有头驴子呢,让他把驴子借我们用用。”花大娘说着,又风风火火的走了。
火焙鱼换吃食,环境有点不太悲观,主如果价高了些,都不太舍得,真嘴馋了,本身也能下河捞,虽说做不出季歌这么香的火焙鱼,可稍稍的烘干烘干,做出来的菜也是别有一番香味。
方才常婶子的话,让季歌的心神有些飘,说不清是甚么滋味,就是有点恍忽,听了二弟的话,她一下子就醒过来了,扯着嘴角笑。“我们家的日子会渐渐好起来的,你要信赖。”
“二郎啊。”常婶子笑眯-眯的看着他。“这才多久不见,仿佛又长高了些,瞧着精力多了,我记得你满了十三吧?别焦急啊,你是个好孩子,婶子帮你瞅瞅,准给你找个好媳妇,可惜你家二朵还小了点。”潜意义就是不能换亲,这娶媳妇,就算是在深山沟里,多少也得筹办两三银子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