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中条山战役[第3页/共7页]

在守军全线败退的同时,日军以上风的兵力和狠恶的炮火占有了先机,敏捷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冲破了中条山地区的全数防备阵地,前后占据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县城及相干的关隘据点,封闭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对百姓党军队的表里侧两重包抄,随即转入第二阶段的作战――对数路中国守军各阵地,几次扫荡。以西线为例,日军“各兵团自11日并排向北返转,然后又自5月15日再次转向黄河线,如此再三几次停止篦梳扫荡,一向停止到6月10日。在如许几次扫荡期间,各兵团所到之处毁灭了仇敌(按:日方的说法,指百姓党军)三千至五千名”。守军主力在蒙受惨痛伤亡后前后突围:第3、第15等军残部在第5个人军司令曾万钟带领下西渡黄河,转到洛阳、新安一带清算;第93军主力在摆脱尾追的日军后由禹门口度过黄河进入陕西韩城境内;第98军一部在军人敏的带领下进入太岳山区;第43军向浮山、翼城间转进;第9军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济源山地游击数天后,别离由小渡口和官阳渡口南渡;……百姓党中条山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地区,中条山战役落下了帷幕。

与日军在中条山地区主动摆设的同时,重庆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按照“保守要地,力求耐久,奠安内部,争夺外援”的指导方法,肯定了“加强中条山及潼洛工事,主动练习”的计谋原则。有鉴于此,4月中旬,参谋总长何应钦到一战区巡查(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回绝反共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架空,不包涵于蒋介石,于1941年春到重庆述职后,借端告假逗留峨嵋山未归)。4月18日、20日,在洛阳的第一战区长官部,何应钦持续两次主持召开了由第1、第2、第五战区军以上长官插手的军事集会。按照各方供应的谍报,何应钦判定:“晋南之敌,似将逐次篡夺我中条山各据点,诡计完整清除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照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唆使:“为确保中条山,(一)第一步,应相机各以一部由北向南(93军),由东向西(27军),与我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规复廿九年四月前之态势。(二)第二步,与晋西军落第2、第八战区合力,包抄晋南三角地带之敌,而毁灭之。(三)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4月28日,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进一步做出日军有从济源、横皋大道会犯垣曲诡计的判定,决定:(一)加强阵地工事粉碎梗阻主阵地前门路;(二)先制反击突破敌之守势;(三)第二战区晋西军队向同蒲、第五战区汜东军队向陇海管束策应。在上述判定指导下,中条山地区的百姓党军队主力7个军停止了呼应配置:第9军裴昌会部在豫北重镇济源;第43军赵世铃部在山西南端之垣曲;第17军高桂滋部在绛县地区;第3军唐淮源部、第80军孔令恂部在闻喜、夏县地区,第98军军人敏部在董封镇一带,第15军范汉杰部在高高山区。另以4个军配置于太行、太岳地区,作为策应。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