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简介及生活年表[第2页/共9页]
10月,任镇威军第三个人军军团长,赴秦皇岛收编渤海舰队,扩大了奉军的水兵力量。
12月22日,《伯力议定书》签订,“中东路事件”获得处理。
11月,晋升陆军少将。
1985年85岁
7月,耿其昌、李维康佳耦等赴台演出,与张学良将军欢聚达八次之多。
11月,苏军向东北军打击,东北军败北,两边派代表和谈。
6月3日,张作霖命令停战出关。撤兵一事由张学良卖力,本身先行返奉。
8月16日,兼任东北大黉舍长、哈尔滨产业大学理事会主席。
1925年25岁
1932年32岁
1999年99岁
12月20日,与端纳闲谈,和杨虎城共同颁发《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号令两军将士不吝统统争夺中华民族束缚。
1961年61岁
张大千从巴西回台定居,在台北市郊野双溪自建摩耶精舍。张学良与这位老朋友常常会晤。厥后在张大千的发起下,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监督张学良的间谍,厥后成为朋友),每月在摩耶精舍欢聚一次,人称“三张一王团团会”。
12月2日,去洛阳见蒋,告之西安情势。要求开释抗日救国会“七君子”。
1981年81岁
由本庄繁伴随,与张作相赴日观光秋操。返国后,建议其父鼎新军制、清算规律、严格练习,张作霖采取了他的建议。
6月1日,台湾各界人士庆贺张学良90华诞。
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役发作,张学良任镇威军第全军军长,与第一军构成“1、三联军”,担负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今后,一举立名。
1937年37岁
蒋经国当下台湾“行政院长”后,张学良与蒋经国达成君子和谈,每半年两人会晤一次。
1月4日,gm当局公布‘特赦令’,但仍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张今后开端幽居生涯。
1957年57岁
4月,发作了蒋、冯、阎、李新军阀中原大战。
9月下旬,张学良与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陈策赴德国德尼司登岸军黉舍观光,并检阅该校学员。
12月10日,蒋介石调集军事集会,决定12日公布第六次“围歼”赤军号令。张、杨决计不再与赤军作战,要抢先打乱他的打算。11日晚,张到华清池向蒋苦谏,毫无成果。蒋决定把东北军调到福建,是日晚张、杨决定“兵谏”,并停止详细摆设。
4月8日,张学良和赵一荻前去记念,并送去本身题写的挽联:“体贴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仿佛仇雠。”
1935年35岁
6月尾,张学良在台北寓所收到了来高傲陆的陌生函件。
6月中旬,在山海关一线构造败兵迎击直军主力,禁止了直军打击。6月17日奉直签约媾和,第一次直奉战役结束。
11月16日,gm当局改任张学良为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7月11日,在罗马会晤列席国际经济集会后返国途中的中国代表宋子文,互换对海内局势定见。
6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非常镇静地度过95岁寿辰。中国京剧院须生演员于魁智率该院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广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庆祝张学良95岁寿辰,并赠送用中国京剧脸谱经心绘制的大幅“寿字图”。
2月29日,章太炎抵北平劝说张学良武装抗日,张学良有口难言,告之蒋介石不抵当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