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霆(下)[第3页/共7页]
法库县名流陈丹林悼杨宇霆
——东北军宪兵少将司令陈兴亚挽杨宇霆
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杨。杨大怒道:“汉卿子承父业,如此下去,抽死得了。”(时张学良已有毒瘾)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少帅安在?”卫兵答:“尚未起床。杨肝火冲冲地来到张寝室外,用力踹门并大声嚷道:“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杨宇霆之死
顿使精力增剧痛;
至此,张学良完成了稳固东北政权的大事,也开端博得了蒋介石的信赖。
翌日,张学良领衔颁发了震惊中外的通电,全文以下:
而颈联备极哀思,“无词上挽歌”倒是当时实际环境。
常荫槐比杨宇霆小3岁,是吉林省的一个官僚家庭里的公子,这不免使那些灰头土脸成为将帅的农夫弟兄与他格格不入,也是老帅期间的红人,历任军法到处长、京奉铁路局局长、北京当局交通部次长(总长由总理兼),易帜后,刚被gm当局委为黑龙江省省长。
法库县平治黉舍总务长阎宝海悼杨宇霆
无词上挽歌。
张学良接着唆使措置善后步调,一面连夜以长途电话唆使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要他立即向南京蒋介石陈述正法杨。常的启事和颠末,一面用笔墨写成军法会审情势,罪名是“毛病同一,禁止新政”,查抄官由我署名。我率彻夜事情,彻夜未眠。翌晨天还未明,张学良调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进府,宣布此事颠末。这些乍闻之下,惊诧万状,面面相觑。同时张又嘱郑谦在另室草拟电报,正式陈述南京,并昭告东北各县市。郑谦是杨宇霆的亲信,提起笔来只是点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半晌,他将笔丢下,起家要走。我严厉的警告他说:“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号令,任何都不能分开。”他只得重又坐下,呆然不动,但仍未动笔。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将电报稿拟好。这时始将杨、常尸身从老虎厅用地毯包裹抬出,用汽车送到南头风雨台姜庙(杨宇霆为记念姜登选修的庙)装棺,听由他们家亲朋吊丧。杨、常被杀的动静传出今后,顿时震惊了沈阳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