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师团的历史沿革(二)[第2页/共5页]
第八师团(弘前师团)
第九师团(金泽师团)
通称:杉编成期间:1898年10月1日编成地:弘前补给军区:弘前
八甲田山变乱后的两年后,日俄战役终究发作了。第8师团于1904年6月被动员,但被投入到正面疆场却很迟。奉天会战的前哨战:黑沟台战役中,第8师团被编入第2军投入战役。以后,到1913年为止在朝鲜半岛驻屯。1921年出兵干与俄国反动掉队驻在北萨哈林。
日俄战役中,附属于乃木希典大将的第3军,插手了旅顺攻坚战。在旅顺攻坚战中,第9师团往上猛攻了3次,所属的步兵联队(第7、第19、第35、第36)的联队长非死即伤。在蒙受那么大的丧失以后,师团没有颠末甚么调剂又当即投入到奉天会战。成果是不言而喻的,兵力丧失达到2成,并且所属的山炮兵第9联队联队长也战死了。
1931年九一八事情发作后,派出了新编成的第4混成旅团(以第17步兵联队为核心)作为前锋,师团主力与1932年4月派驻满洲并插手了热河作战。1937年正式被号令派驻在满洲,关特演(关东军特种练习)中也有第8师团的身影。承平洋战役发作后,还是持续在满洲驻屯。在这期间,1939年步兵第32联队(山形)被编入第24师团。
第8师团是在甲午战役以后,日本陆军武备扩大的产品。甲午战役后,日本为了向外洋扩大,新设了6个师团(第7师团――第12师团)。而第8师团就是此中一个。兵员来自青森、岩手、山形和秋田这东北四县。日本东北的军队和九州的军队都是以刁悍而驰名,第2师团(仙台)和第6师团(熊本)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两个精锐师团的战役力也是被其他军队都公认的。但是一样作为东北的第8师团就有点不一样,这还要从它的兵员构成来讲。作为第8师团的步兵联队的兵源,青森人普通比较闭锁和悲观;岩手人做事常常不得方法;秋田人做事磨磨蹭蹭,难下定夺;而山形人土头土脑,这些评价都给第8师团带来很多负面的坏影响。但是日本人最明显的特性:绝对从命这一点在第8师团上显得特别凸起。固然有着如许那样的缺点,但是对于师团长和联队长的号令倒是绝对从命,不打任何扣头。做事一板一眼并且很有任务感的长处即便被其日本同业也赞不断口。在这里我不由想到中国的军队,这也是为何当年不能和小鬼子一争高低的启事。中国的军队听号令也要看人的。说的刺耳点,听人不听号令。最好的例子就是,不管在徐州还是武汉会战,杂牌的李宗仁就是调不动嫡派汤恩伯和胡宗南的军队。共军为了得天下,将士一心,要比国军听号令。何时我军这军阀般的风格才气被改掉,做到高低一心,号令绝对从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