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接人[第2页/共2页]
来人看着风尘仆仆的贺铭,戏谑道:“贺至公子的诚恳日月可鉴,比起我们这些长途跋涉从都城来的人,贺公子瞧着更像是从老远的京都来的。”
到了这把年纪,还要受命出门游历,的确能让这两父子憋屈死。
老爷子想也没想就说:“让他们负荆返来吧,先在书院门前跪个一天。你们父子俩也去,毕竟事情皆因你们而起。”
顾老爷子看着这对父子,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才叫顾旭起来。
顾家这一天也过得非常的热烈。顾西在贺铭走了以后,一度堕入自责羞恼当中,把忙进忙出的席氏吓得不轻。
他当初是上过疆场的,却因为凡事过分于寻求光亮磊落,几次被敌军算计,差点全军淹没,这才抱歉回了书院当了武习教头。
顾史父子心中憋闷得很,问起躲在城里的族人该如何安设。
顾史父子只想着,能让顾云跟顾家老三顾照避开这段时候,等顾家东山复兴之时,他们仍然能过着之前的日子。
父子俩退出两老房间,对望一眼以后,不约而同的吐了一口憋屈的气。
成果他们却忽视了民气,将这两人陷于不孝不仁不义之地。
“是孙儿的错,孙儿没想得那样多。”顾旭乖乖跪下,低头认错。
“爹,娘,儿子这不是感觉事情另有转圜的余地,才任由旭儿他自作主张嘛。老二老三他们底子没参与此中,那些人照理不会过于难堪他们才是。”顾史苦着脸谨慎的说。
在顾西的事上,他对贺铭也不甚对劲。感觉贺铭这小子太可爱,既瞧不上顾西,又老是来招惹她,的确渣得让人恨不得咬他一口。
“儿子晓得了。”
这么想着,老太太只能狠下心,不去管被他们护在身边几十年的儿孙。
蓝氏忧心忡忡的回了家,跟着席氏一同忙里忙外,每次见到顾西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顾旭作为长孙,天然要担当顾家书院掌事的职位,即便上了疆场,却因没在外历练过险而铸成大错。
老太太一听下认识就想反对。可她看着跟前颓头耷脑的独子,跟跪在地上懊丧不已的长孙,终究还是强忍心疼不语。
贺铭闻言朗声大笑,上前端方的抱了拳作揖,一把将右手臂搭在说话的人肩上,眨眼道:“本公子这不是急着来见几位嘛。如果换成别的人,本公子才不会吃这份苦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