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草创未就的工业建设[第2页/共2页]
如果这类便携性和矫捷性极强的轻重两用机枪能下到步兵连,那就意味着,我国步兵连能够完整压抑日军步兵中队的轻火力!
兵工专家们内心禁不住万分冲动:半主动步枪、通用机枪,中原国不但没有掉队于列强,反而石破天惊的站在了天下最前线,这但是天下最早进的步兵轻兵器!
东洋军在疆场上非常顾忌中原国军队的重机枪火力,他们每次建议打击前,都会操纵炮兵、掷弹筒的庞大上风,先将中原国军队的重机枪火力点一个个打掉,然后步兵才敢建议冲锋。
相干的产业设备、原质料可沿上海-长江的航路直溯而上,或通过港-粤-粤汉线达到武汉,再通太长江航路进入川省大火线。
宋鸿飞本身悄悄预算了一下。
中原百姓当局在和欧洲各国一系列军事、贸易、产业扶植的各项构和中,话语权也大了很多,事理很简朴,筹马硬,腰杆子就硬,说话的底气天然也硬。
水冷重机枪一整套的枪身、枪管、枪架、配件、备件、弹药,重量相称大,需求装备一个班来服侍,行军矫捷得靠骡马才行。
面对宋鸿飞设想出的通用机枪,兵工署长俞大维和浩繁兵工专家真是叹为观止,五体投地。
如许既能充分操纵了大西南和长江流域的各种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产,一旦战役发作,深切计谋纵深大火线的重点产业区又能制止直面仇敌的打击。
在当时,全天下都还在摸索着半主动、主动的兵器应当如何研发?此后的步枪和机枪应当是甚么模样?
中原国府智囊团极具计谋前瞻性,把这些产业扶植沿着长江流域重点打算安插,从下中游开端,直至上游的渝、川。
轻/重两用的通用机枪在当时可谓是一个极新的观点。
谁也不敢肯定,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中原国府商谈引进5吨-30吨级的炼钢电炉、转炉、平炉,250-477立方米高炉,直径400-1500MM的轧钢机、冷轧机、线材轧机、卷铁皮机、6000吨的水压机、水轮机、发电机、机床、车床等一多量产业设备,很多都已在紧锣密鼓抓紧安装调试。
在当时,德国研制多年的MG34通用机枪方才问世,该枪采取弹链供弹体例,是天下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机枪。
颠末兵工署周到测算下来,一旦多量量出产以后,通用机枪的本钱比现设备的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还要低很多。
而产业自循环才气也将会具有,兵工出产满足本来打算的60个德械国防师,以及保障持续作战的才气也是能够实际的。
他设想的新枪,看起来的确抢先了期间一大步!
而有一点,令后代穿越而来的宋鸿飞也不得不叹服。